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绍兴有支草根青年团队自导自演拍摄百位地方名人故事

陈建波: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家乡

字体:
—2025—
05/15
07:41:00
2025-05-15 07:41:0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徐添城 通讯员 陈曦

  浙江在线5月15日讯(记者 徐添城 通讯员 陈曦)陈建波的抖音账号“光阴里的小故事”后台一直有粉丝催更。5月8日,前后修改了四版的短视频《王冕的故事》终于和网友见面了。

  “最新一期视频,我们拍摄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故事,依然由我担任主演。”“五一”期间,陈建波又召集短视频团队开了一次审片会,队员们讨论后决定,要再改一版片尾特效,以强化“梅花”这一王冕偏爱的文化元素。

陈建波饰演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粉丝们越是期待我们的作品,我们就越不能马虎。”陈建波对此一贯坚定。“希望这期短视频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王冕——这位绍兴名家的才华与气节。”

  这是陈建波团队自导自演拍摄的第39个绍兴名人故事短视频。距离实现他们的小目标——讲述100个绍兴名人故事又近了一步。

  年近不惑成了“戏疯子”

  85后陈建波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在绍兴一家影楼从事品牌营销工作,自认为极其内向。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年近四十,居然开始突破舒适圈,成了一个不惧镜头和人群围观的“戏疯子”。

陈建波(中)与团队拍摄东汉思想家王充的故事。

  这两年,各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推广家乡文化”的热潮,有人出镜探美食,有人打卡网红旅游线,这让爱刷短视频的陈建波跃跃欲试。“绍兴是‘名士之乡’,古往今来名士多如过江之鲫,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给网友们讲讲绍兴的文化故事。”陈建波说。2023年底的一个午后,他试着向身边的同事发出邀请:“我们开一个账号,讲讲绍兴名人的故事吧。”

陈建波饰演王羲之。

  没承想,这促成了一个四人团队的组建:同为85后的夏诗白精通摄影,他想借此机会挑战自我,尝试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90后丁奇炜和宋玲梅担起配角演绎与服化道保障工作。陈建波则顺理成章接下了编剧和主演的任务。带着“不妨试一试”的挑战欲,一支没有任何短视频制作经验的小团队,就这样凭着一腔热情出道了。

  第一个短视频,团队决定讲一讲绍兴名人中的“顶流”——鲁迅的故事。“提起绍兴就会想到鲁迅。而扮演鲁迅,是很多在绍兴长大的男孩都有的心愿。”陈建波笑着说。他专门选了一个休息日,把自己“浸”在绍兴鲁迅故里景区里找灵感。

  从景区出来,陈建波又重新走了一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游客,他突然找到了思路。如果鲁迅穿越时空来到当下,他会如何看待现在的社会环境?他又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

  “我是鲁迅,我回来了。”回到家后,陈建波打开文档,写下了这句开场白。“这次回来,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我看到那些曾经的小孩,如今已经成长为坚毅的青年……”以第一视角切入,陈建波很快完成了脚本。

  经过近半个月的准备,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视频正式开拍。当陈建波穿着一袭长衫再一次走进鲁迅故里时,吸引了很多游客。围观人群中传来不少肯定与鼓励的声音。2024年1月视频发布后,观看量迅速破万,这极大地鼓舞了陈建波团队的信心。

  “既然大家喜欢看,那我们就继续拍。”团队成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拍摄100个绍兴名人故事。

  虚心听劝收获灵感

  年轻人大多有“爱玩”的特质,陈建波团队里的两位90后成员喜欢随手记录拍摄日常。因此,在发布短视频的同时,“光阴里的小故事”还会不定时更新拍摄花絮。

  拍片认真、私下玩梗,很快拉近了团队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我们的粉丝就像朋友一样,会通过评论或发私信和我们互动,我们常能收到一些真诚的意见与建议。”负责拍摄与剪辑的夏诗白说,网友们的建议给后期制作带来了许多灵感,“比如,我们采纳粉丝的建议,有时做后期剪辑会加入一些搞怪的音效或特效,用来调整片子的节奏。”

  2024年2月初,有粉丝在看完文豪鲁迅、书圣王羲之等短片后提出:“单人演绎看起来太过平实,可以邀请女演员一同参与,提升一下画面表现力。”

  陈建波觉得很有道理。“既然打算挑战拍摄100位名人,我们今后也会拍摄秋瑾等优秀女子的故事,女主演必不可少。”于是,他向多年好友、绍兴本地自媒体博主宋雪琴发出了共创邀请,宋雪琴欣然应允。

  在拍摄陆游的故事时,宋雪琴配合出演唐琬一角。“第一次合作,我就感受到了陈建波团队的踏实与用心,仅是为了拍摄陆游与唐琬成亲一幕,我们就走场排练了十几次,从步伐大小到两人的出场顺序都反复推敲。因为故事前期甜蜜后期虐心,负责妆造的成员根据情节为我改了三次妆容,挑选的服饰和发簪也尽力贴合主角身份。”

  宋雪琴后来主动申请成为“编外队员”,“只要团队有需要,我一定第一时间无偿配合,能用自己的演绎向外界介绍绍兴名人,我觉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去年6月,账号在发布了十余期视频之后陷入瓶颈期。“流量很难再突破,粉丝数量也不见涨。”陈建波有些不解。照道理,整个系列已经慢慢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短片以第一人称旁白配音,内容以介绍人物生平与经历为主。“前期观众们相对认可的模式,难道出了问题?”

  不久后的一天,陈建波在账号后台看到一条提议:“讲故事不可太过平淡,增加一些有冲击性的画面才能更有看头。”这让陈建波心头一震。

  “我们那时正在准备拍摄明末忠臣祁彪佳的短片,其中有个片段:主人公不愿臣服于满清政府,投水自尽以明志。”陈建波说,看到网友的建议后,我们将投水自尽的片段前置于片头,以凸显戏剧冲突。

  这期视频发布后收获了不少点赞,流量持续突破。“看来,所有的努力和听劝,都是值得的。” 陈建波说。

  跟着视频打卡文化绍兴

  如今,名人故事拍摄已持续了一年多。不少网友还跟着视频打卡拍摄地,开启了文化绍兴的探索之旅。

  不久前,陈建波收到一名粉丝发来的私信,这是一位十分注重人文教育的母亲,她说,竺可桢科学报国、治学严谨令人感动,看完陈建波团队拍摄的竺可桢故事后,她专门带孩子到绍兴上虞的竺可桢故居参观学习。现在,孩子对气象学颇有兴趣。“你们的作品帮助一位孩子找到了人生目标。”这位母亲写道。

  “这或许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陈建波对此感触很深。在拍摄竺可桢这期视频前,团队专门去其故居参观了三次。故居工作人员听说拍摄计划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你们的视频发布后,能有更多人走进故居了解竺可桢。”

  “事实证明,用心制作的作品一定会被看到。”陈建波告诉记者,“在拍摄明末清初政治家、军事家姚启圣的故事时,我们专门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也请教了不少本地学者与专家。让我们惊喜的是,姚启圣后人看到这则视频后,辗转联系上我们,希望合作完成一部姚启圣故事微电影。能得到这样的支持与认可,我们觉得十分荣幸。”

  也有绍兴文化研究爱好者找到陈建波,希望能与团队合作完成名人故事系列后续的拍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正主动加入推广绍兴文化的队伍。”

  对于陈建波团队来说,讲述100个绍兴名人故事,如今已不仅是一个挑战。“我们更多地把它视为一种责任。”陈建波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绍兴;地方名人故事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