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庆元县左溪镇朝天椒基地,工人们忙着运苗、定距、破膜、挖孔、栽苗。
“日薪220元,包吃住,比在工地轻松多了。”来自贵州省的务工人员李德强感慨道。今年4月中旬,他与100多名来自云贵川等地区的务工人员搭乘“就业专车”来到左溪镇务工。这里良好的务工环境让他们惊喜不已,许多外地工友听闻后,也纷纷想要前来。
“左溪镇的高山台地资源宛如天然‘农业宝库’,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水充沛,为朝天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浙江强农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宏志一边在现场指挥,一边说道。2024年,他回乡发展朝天椒这一特色产业。“公司规划的1500亩朝天椒种植基地,预计亩产4000斤,产值超万元,计划通过3年建设周期,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的华丽转身。”吴宏志告诉记者。
项目落地后,劳动力缺失一时间让吴宏志犯起了愁。为破解“招工难”问题,左溪镇一方面组织本地农户和留守群众参与种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与劳务输出地建立“点对点”输送机制,提供“拎包入住”的宿舍,这种跨省劳务协作模式,既有效缓解了用工荒,又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的机会。
60岁的左溪镇印柘村村民胡守进算了一笔账:“在基地打工每月能挣5000多元。自家5亩地流转给公司,年租金就有1000多元。”目前,已有60余名本地村民在基地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可超3万元。
外地务工人员的涌入,还激活了左溪的“乡村经济圈”。基地旁的饭馆每天为工人提供餐食,月收入突破2万元;村民养殖的土鸡因务工人员需求大增,销量比往常这个时候翻了一番;甚至连山上的笋、野菜都成了食堂的抢手货。
吴宏志介绍,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将把“左溪椒”销往全国。预计今年7月迎来采摘季,基地日产鲜椒可达8万斤,带动周边形成辣椒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