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秀洲区叉车安全培训暨应急救援演练在油车港举行,来自全区40余家叉车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及叉车司机参与活动,通过“理论+实战”双模式,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升行业应急处置能力。
当天下午,演练模拟一名员工在厂区行走时被叉车撞伤倒地。司机立即停车查看,附近员工同步拨打120、联系厂内医疗组开展包扎止血,并通知安保人员疏散人群、设置警戒。待医护人员抵达后,救援人员使用铲式担架规范转移伤员,确保在转运过程中避免造成额外伤害。整个演练流程涵盖事故报警、初期处置、医疗救援、现场管控等全环节,各岗位人员配合紧密、行动有序,展现了辖区企业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协同能力。
演练结束后,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专家进行专业点评,肯定了演练中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处置流程的规范性,同时针对部分环节提出优化建议,如进一步细化伤员转运路线标识、强化叉车司机事故初期的心理建设等。
培训环节,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专家现场授课,围绕叉车使用管理核心要点展开深度讲解。专家强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企业安全责任制度的建立、日常巡检机制的落实,到叉车司机持证上岗、作业流程标准化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安全管理的责任链条。同时,通过剖析3起典型事故案例——某企业因叉车未经检验投入使用导致机械故障、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引发货物倾覆、无证人员驾驶叉车造成人员擦伤等,以血的教训警示参会人员严守安全红线。此外,现场播放的叉车安全“十不叉”“五禁止”宣传视频,以动画形式直观展示违规操作的危害性,让安全规范入脑入心。
此次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不仅增强了叉车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更通过实战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持续开展,秀洲区不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常态化,通过“培训+演练+检查”组合拳,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