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造不仅给楼体加装了保护层,还更换了楼梯扶手,连拐角的裂缝都补好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近日,家住柯城区松园西区1幢的徐先生望着更新加固后的楼道楼梯,难掩喜悦之情。这场为期三个月的楼道“焕新”工程,让这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重获安全与整洁。
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松园西区1幢因建成年代久远,逐渐显露“岁月痕迹”:楼梯墙面因雨水侵蚀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部分楼梯扶手锈蚀断裂,34户居民尤其是高龄老人的出行安全面临隐患。“每次上下楼都得格外小心,墙面掉下来的碎屑也让人担心。”松园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及时掌握了居民的困扰。
问题上报后,一场与民生需求“赛跑”的改造迅速启动。松园社区联合街道项目办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改造程序,邀请专业设计院现场勘测,针对楼梯承重结构、墙面防水等关键问题制定专项方案。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三个月时间里,锈蚀的扶手被崭新的不锈钢扶手取代,空鼓的墙面完成防水处理并重新粉刷,楼道拐角的裂缝也被细心填补,安全隐患逐一消除。
此次改造并非个例。据统计,松园社区今年通过“三民工程社情民意联系日”“网格议事会”等民生沟通载体,已累计解决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36项民生问题。
“改造只是第一步,长效维护才是关键。”柯城区荷花街道松园社区党委书记柴叶萍介绍,下一步将建立“改造+维护”长效机制,以“微改造”的精细举措持续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城市更新的温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柯城;楼道责任编辑:吴珂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