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走山路到赶飞机

——一位摄影师眼中的丽水交通变迁

字体:
—2025—
07/19
07:42:25
2025-07-19 07:42:2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邬敏

  浙江在线7月19日讯(记者 邬敏)1979年深冬,瓯江畔的琵琶圩积雪未化,小船划江而过,船上的碧湖农民背着箩筐、挑着猪笼,乘船来丽水城里赶集,深色木船在江面映出白色倒影。当时,年仅30岁的丽水摄影师吴品禾站在岸边按下快门,拍下了作品《赶集途中》。

  2024年盛夏,日头直勾勾地照着新建的丽水机场航站楼,屋面铝板锃光发亮,光影交错中,建设工人正在高空忙着铺设外立面玻璃幕墙,汗水将他们的衣衫浸湿。此时,已75岁的吴品禾站在航站楼外,拉近焦距,拍下了组照《建设中的丽水机场》。

  “以前,老百姓要肩挑背扛进城赶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赶飞机了!”望着眼前这座翩然展翅的现代化机场,吴品禾眼里闪着光。

吴品禾摄影作品《出山》(局部)

  吴品禾,原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自1979年走上摄影艺术创作道路以来,始终活跃在秀山丽水间,用镜头捕捉浙西南山区的交通变迁和城市发展,上千幅摄影作品走出大山,登上国内外奖台。如今76岁的他头发花白,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但谈及过往,依旧清晰如昨。

  苍茫起伏的丽水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老百姓原本大都散居山上,生活不易。出一趟门,满眼都是横在眼前的大山。

  “山高路远,外边的东西进不来,新鲜的山货出不去。出山,靠的是村民的脚力。”吴品禾指着一张14年前拍摄的照片《出山》告诉记者,平均海拔700多米高的松阳县四都乡榔树村,高山生态萝卜丰收了,却因交通不便,遭遇卖货难。山民只能沿着羊肠山道的数千级石阶,肩挑背扛运送上百公斤萝卜下山,“嘿呦”的号子声在山谷回荡。

  山里人出山卖货赶集,难。山外人进山拍照,也难。

  热衷农村摄影的吴品禾,经常要往山里跑,可没少尝翻越高山的艰苦滋味。“山路蜿蜒曲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笑称,那时候能吃苦,为了拍上一张好照片,经常要扛着10多公斤重的三脚架,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肩上挎着相机包,带着干粮,在山里绕一天,常常累到直不起腰。

  “后来,社会发展了,帆影从江面消失,四好农村路、农村客运公交通达每个行政村,公路、铁路兴起,交通更加便捷。”吴品禾的摄影路更好走了,相机里的主角更多元了。

  他的镜头下,定格了不少珍贵的历史瞬间。从1998年6月金温铁路全线正式运营,到2005年12月金丽温高速全线通车;从2015年12月第一趟高铁跨越瓯江,穿越隧道,顺利驶入丽水站,到2020年9月衢宁铁路运营通车,再到如今,承载丽水人民多年航空梦想的丽水机场迎来第一趟航班落地。

吴品禾摄影作品《建设中的丽水机场》(局部)

  天堑变通途,山乡变了样。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藏在大山里的梦想,正越过重山,顺着不断延展的立体交通网变成现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机场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