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做手工皂,分明是在搅拌小蛋糕。”近日,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联科技”)培训中心传来阵阵笑声,即将升三年级的“小候鸟”李思涵戴着护目镜、口罩和蓝手套,与30多名小伙伴“全副武装”地沉浸在手工皂的搅拌乐趣中,“太有意思了,还是第一次这样上托管。”
“‘小候鸟’年年如约而至,我们的课程可不能一成不变。”家联科技培训中心自2021年起,面向全体职工推出家联科技“小候鸟”爱心托管班项目。对于团队成员而言,“策划什么样的课程”是每年必须面对的“大考”,如何让孩子们年年都有新收获、新体验,是他们最大的关切。
家联科技拥有3000余名职工,其中外地员工占比高,“候鸟式”家庭不少。“孩子盼暑假,家长愁托管,我们愁课程年年要有新花样。”培训中心负责人坦言,今年的“解题密码”来自政府部门主动送来的课程菜单。原来,假期刚开始,一份由镇海区文明办精心策划、内容充实的课程表就被送到了项目团队手中,只需“企业点单”,优质资源和专业老师便能直达“小候鸟”身边。
当天下午,应邀前来的主讲老师,便是“咖啡叔叔”翁周明。他带着几大筐科学实验器材,“叮铃哐当”地进入了教室。翁周明准备了两个小实验:制作手工皂和“蓝瓶子”实验。翁周明说,接到“点单”后,家联科技项目成员第一时间就详细告知了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当天的两个小实验,完全是为“小候鸟”们量身定制的。
在翁周明准备的空当,8岁的资深“小候鸟”黄昕悦早早就坐在教室前排。虽然只有8岁,但她已有5年的“小候鸟”爱心托管班“学龄”。
“孩子听说实验课可以制作‘环保物品’,今天早上6点就急着要来上托管班了。”黄昕悦的父母都是家联科技的员工,由于两人工作繁忙,孩子被托付给了远在湖北武汉的爷爷奶奶。一家三口,只有假期才能在镇海团聚。父亲黄小良很珍惜父女相处的时光,常给孩子讲自己的工作趣事,这也让黄昕悦对他生产的“环保制品”——可降解快递袋、纸袋,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当天的实验,就满足了黄昕悦的好奇心。
课堂现场,在翁周明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小候鸟”们穿戴整齐,化身小小科学家,认真操作起各类器材。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称取完毕的氢氧化钠溶于水并耐心降温,再将溶液缓缓倒入食用油中,细心搅拌,最后将黏稠的混合液倒入模具,静待手工皂的诞生。“老师说手工皂很环保,这下我也像爸爸一样,能做出环保的东西啦。”黄昕悦很是自豪。
据悉,今年镇海区文明办在推进“文明润企”行动中,将“我们的家园·幸福导航清单”文化惠民新场景延伸至有需要的辖区企业,将涵盖非遗研学、手工体验、科学实验、传统文化等10余类微笑有礼课程菜单“一键送达”,企业按需“点单”,优质文化资源、文明实践活动等直达企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