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南站候车厅上新一架“共享钢琴” 温暖每一位路人

字体:
—2025—
08/09
09:56:32
2025-08-09 09:56:32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洪越风

  8月7日,温州南站西站房2楼候车厅,悠扬的钢琴声如清泉般流淌,一曲《这世界那么多人》打破了往日候车时的沉闷,引得旅客纷纷驻足欣赏。当天,这台由中国(温州)数安港某数字文化企业捐赠的“共享钢琴”,成为候车厅里最亮眼的风景线。

  在温州南站西站房候车厅,乘自动扶梯上楼,就能看见这架崭新的黑色三角钢琴,就放置在候车厅的显眼处,钢琴周围还布置了一圈漂亮的绿植,琴旁的“共享钢琴”指示牌似乎在向旅客们传递着友好的邀请信号,上面写着:留下你的音符,温暖下一位路人。

  正在候车的旅客徐先生听到琴声快步来到钢琴前,示意自己可以即兴弹奏一曲。“高铁候车厅摆设钢琴,感觉温州这座城市都带着艺术气息了,候车时间也变得有趣了!”徐先生笑着说。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围观的旅客越来越多,不少人用手机拍摄视频,还有的旅客轻声哼唱互动……候车厅内瞬间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

  捐赠钢琴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初衷是希望为旅客提供一份“意外的美好”。“我在很多一线大城市的候车厅或候机厅都有看到钢琴,希望也能在温州用音乐传递这份美好,让候车时光多一些艺术的氛围。”该负责人不愿向记者透露姓名,只强调此举为纯粹的公益行为。

  记者手记

  让音符温暖旅途

  当候车旅客放下手机,指尖落在黑白琴键上;当匆匆行人驻足聆听,离去了仍频频回望——温州南站候车厅里这架“共享钢琴”,正以一场未经彩排的“社会实验”,悄然重构着公共空间里人与城的连接。

  钢琴捐赠现场没有举支票合影,也没有捐赠者的高调展示,只有几位演奏者用琴声、歌声静静地演奏。年轻一代“去功利化”的公益反而让温暖更加纯粹,让“留下你的音符,温暖下一位路人”更能切中人心。

  长久以来,钢琴被视为高雅艺术的象征,常与音乐厅、专业演奏等场景紧密相连,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较为遥远。如今,在动车站这样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走近钢琴,聆听旋律,城市的公共空间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

  作家刘瑜说:“真正的城市文明,是让陌生人感到不陌生。”音乐是让陌生人心灵契合的最佳载体,放置在公共场所的共享钢琴,就这样用更柔软、更持久的方式滋润人心,消除戾气,温暖旅途。它们所流淌出的美妙音符,不但让城市的文化气息愈发浓郁,也随着匆匆的过客被传递到远方。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这样充满艺术氛围的角落时,整个社会也将弥漫浓厚的文化韵味。

  近年来,温州持续推动“音乐之城”建设,从街头艺术到公共文化空间,艺术正逐渐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那些在医院大厅、候车厅里的钢琴,都是城市人文关怀的生动注脚。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共享空间,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氛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共享钢琴;候车厅;温州南站;城市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8月7日,温州南站西站房2楼候车厅,悠扬的钢琴声如清泉般流淌,一曲《这世界那么多人》打破了往日候车时的沉闷,引得旅客纷纷驻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