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BA”票根经济让观众从“看完球就走”变成“来了就不想走”——

小票根如何撬动大消费

字体:
—2025—
08/26
07:36:09
2025-08-26 07:36:0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詹丽华 通讯员 柳景春

  浙江在线8月26日讯(记者 詹丽华 通讯员 柳景春)一张“浙BA”门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

  在杭州,它可以兑换成一瓶啤酒、一盘菜、一份“浙BA”纪念周边或者一张消费打折券,它的使用不限场次,甚至不限赛区。

  8月15日晚,“浙BA”城市赛揭幕战杭州VS诸暨落幕,杭州文旅发出的“十三邀”随即生效:无论输赢,比赛结束后的次日零时起,所有客队所在地居民在赛后三天内,可以在杭州享受包括免费旅游、免费吃喝、免费体验在内的40项诚意满满的文旅大礼包。

  随着“浙BA”赛程的推进,一张“浙BA”门票或许还能解锁更多的功能和场景。

  浙江努力勾勒出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创新之路,找到撬动赛会经济的支点。

  一张票根撬动的消费流量

  8月15日,杭州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篝火旁”餐厅的营业时间比平时提早了1小时。

  “一个多礼拜前就有熟客来订位了。”老板李佩一边巡场一边指挥服务员把餐桌拉开一些距离,为中心位置的观赛大屏留出更好的视角。

  比赛当晚还有球迷拿着此前“浙BA”杭州赛的票根来吃饭,同样兑换到了免费菜品。用李佩的话来说:“只要是‘浙BA’的球票,只要你愿意来,都认。”最近,仅“篝火旁”餐厅的客流量就超过1600人次,再加上离揭幕战“主战场”奥体中心更近的奥体店和滨江店,3家店实现了近半年的最高日营业额。

  据萧山区商务局统计,揭幕战当晚,仅场外市集就吸引客流量2万余人次,产生线上线下销售额160余万元。

  每次“主赛场”都能带动一波线下消费。作为“浙BA”杭州赛区半决赛、决赛的主赛场,杭州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周边近60家商户推出“浙BA票根权益”活动,两天里有3000多名消费者兑换权益,直接拉动消费50余万元。周边商场客流同比增长50%,销售额同比增长30%。

  “浙BA”杭州东部赛区“主赛场”临平,10个比赛日里,仅临平体育中心外设置的主题市集就吸引人流超过30万人次,产生消费328.8万元。

  实际拉动效果或许比统计数据更高。“因为权益兑换仅出示票根即可,很难统计产生多少关联消费。”杭州城西银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肉眼可见的是,有比赛的周末客流量明显高于平常双休日。

  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揭幕战当天,杭州市到访外来游客152.4万人次,同比增长2.5%;钱江世纪城区域的酒店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2.9%,入住率攀升至74.9%。

  消费实验仍在升级

  这场由“浙BA”票根引发的消费“实验”仍在升级。

  城市赛前,绍兴市商务局发布“越消费·悦享票”活动,以赛事为支点撬动消费链条,凭球票跨城消费有折扣,进景区免首道门票,即便没有球票,在指定时间到活动门店单次消费满1000元,就能兑换2张“浙BA”绍兴队主场门票。每轮有132张赠票,参与活动的餐饮门店有141家,覆盖绍兴全市。

  紧随其后,诸暨也提出只要满足消费条件就送“浙BA”诸暨队主场门票2张,只是把消费赠票的门槛提高到了2000元。

  “浙BA”门票的吸引力有多大呢?绍兴区域赛时,15场赛事每场上座率均达98%以上。到城市赛揭幕战,分两个阶段放票,第一阶段开票1分钟售罄,第二阶段开票30秒售罄。

  一位“浙BA”杭州赛区决赛、城市赛揭幕战每轮放票必蹲守抢票仍一无所获的杭州球迷直呼:“比CBA总决赛的门票还难抢。”

  “浙BA”进入城市赛阶段,跨城观赛也让单次观赛行为有更多机会激起持续数日的消费热潮。杭州文旅发出的“十三邀”,集全域之力推出文旅大礼包,将赛事流量精准导入商业生态,形成“赛事+服务+文旅体验”的复合消费,这也是票根经济最具想象力的发展方向。

  票根经济的下一站

  凭借“村超”,两三年前还鲜有人了解的贵州榕江成功破圈。据榕江县文旅局测算,“村超”举办以来,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亿元。

  这也是杭州武林夜市负责人叶连忠想要在“浙BA”赛场外看到的热闹。“票根经济的目标就是要让观众从‘看完球就走’变成‘来了就不想走’。”参加了两次“浙BA”场外市集,叶连忠说他已感受到了一张门票的撬动力,“最明显的就是,所有当天去摆摊的摊主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再去,我们想每个赛区都去打卡!”

  当“苏超”赛场上常州队五连败被调侃“入川”,网友却在#常州恐龙园挤满扬州人#的话题中,把文旅地标推成新城市符号。票根经济的深层价值在于激活长尾消费,目前“浙BA”各赛区的票根活动仍以单赛区为主,如果城市之间形成全域合力,用一张“浙BA”票根联动浙江,打造一条“赛事+文旅”的黄金线路,是否可行呢?

  这个问题,还在期待答案。

  但我们相信,浙江从不缺体育基因。从绿城球迷的激情与坚守到杭州马拉松的“万人摇”,这片土地对体育的热爱深植血脉。

  这里也不缺创意涌动的市场活力。这里有拥有2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设计之城杭州,有能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地、生产的宁波、金华、嘉兴,“AR票根寻宝”、城市主题盲盒等网友发散的想象力都有实现的可能。

  从“村超”、“苏超”到“浙BA”,城市体育联赛的真正生命力在于能否让普通人喊出“我行!我上!”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比赛还在继续,希望票根上的余温,能点燃越来越多城市的烟火。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BA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村超”、“苏超”到“浙BA”,城市体育联赛的真正生命力在于能否让普通人喊出“我行!我上!”的参与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