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纪念大会镜头带我们穿越时空

这一刻,多少记忆涌上心头

字体:
—2025—
09/04
07:15:33
2025-09-04 07:15: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晶晶 张蓉 张熙锦 黄宁璐 通讯员 高嘉鸣 陆燕萍

  浙江在线9月4日讯(记者 沈晶晶 张蓉 张熙锦 黄宁璐 通讯员 高嘉鸣 陆燕萍)9月3日,全球的目光聚焦北京。

  天安门前,三军肃立,铁甲生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从沉沦到复兴、从屈辱到荣光,80年间,中华大地换了人间。这一路,我们如何走来?

  纪念大会上的一个个镜头,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抗战烽火中的一处处硝烟,那是气冲霄汉的抗争和不屈,那是从苦难中迸发的英勇和坚韧,那也是跨越民族和国度的守望相助。

  (一)

  电子屏上,出现了钟摆的画面。1945、1955、1965……2025,年份的数字在跳动,报时钟声响起。9时整,纪念大会开始,80响礼炮响彻云霄。

  这是胜利的礼赞,也是历史的回响。

  94年前,一阵爆炸声震惊中外,也震痛了河山。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失陷,几个月后东北沦陷,战火烧遍了大半个中国……

  “天是红的,到处是枪炮声和哭声,空气里有烧焦的味道。”98岁的平湖市独山港镇龙吟社区居民傅卫生,是一场惨案的幸存者:1937年11月5日,淞沪会战后期,日军集结10万兵力,从平湖全公亭等地大举登陆,一路屠杀百姓500余人。

  当时,年仅10岁的傅卫生和姐姐躲在床底,眼看着日军闯入家中,残忍杀害奶奶、爸爸、叔叔及四个兄弟姐妹。幸存的她们,心中的伤疤始终难愈。

  今天,离傅卫生家不远,在独山港镇星华社区,一座全公亭抗战纪念碑静静矗立,“侵华日军登陆处”七个字是无声的控诉。

  枪炮声,也惊醒了沉沦的中国——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本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

  9时44分,阅兵现场,空中护旗梯队率先亮相,直升机群在空中汇成巨大的“80”字样,悬挂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条幅。

  此刻,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馆长高飞思绪万千——88年前,他头顶的这片天空,也曾有一架架飞机破云而出,打响了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对日军作战的首场大规模空战。

  1937年8月14日,日军进攻上海后展开密集轰炸,中国军民死伤惨重。当天清晨,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里,一批年轻飞行员驾驶战机,主动出击,轰炸了日军在上海的军事设施。面对日军的报复,刚飞抵杭州不久的战机又升空迎战。短短半小时,击落3架日机,俘虏一名日军飞行员,自己无一伤亡。这场胜利,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三)

  10时许,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浩荡而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狼牙山五壮士”“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刘老庄连”……一个个名字闪闪发光。

  “四明山上也有过这样一支英勇的部队。”站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徐国芳给四明山红军小学的学生带来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1943年8月,浙东区党委与新四军浙东部队指挥部进驻余姚市梁弄镇,创建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太行山上,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气吞山河。东海之滨,也发生过一场可歌可泣的“海上狼牙山”之战。

  1944年8月25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一部76人,在舟山大鱼山岛一带遭遇日伪军。“当时虽然兵力悬殊,但我们的战士临危不惧,浴血奋战,最终毙伤敌军70余人,有40余人壮烈牺牲。”讲到这里,徐国芳有些哽咽。

  (四)

  镜头扫过长安街,广场上的观礼台,呈3个“人”字形的整体造型,寓意“众志成城”。

  在敌人的飞机大炮面前,只有“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部队为何能取得胜利?

  深入抗日根据地采访后,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曾这样写道:“青年和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为了当前的斗争组织了,训练了,武装了起来。”

  兵民,是胜利之本。

  此景此情,让金华市海峡两岸交流中心主任郑小琳想到这样一幕——

  1939年2月,台湾籍爱国人士李友邦动员散居在浙闽两地的台湾同胞来到金华,成立台湾义勇队和少年团。

  “这支队伍,不同于常规的抗战部队。他们不扛枪炮,却创办了《台湾先锋》等刊物宣传抗日主张,因为很多人是医生,他们还协助设立制药社,生产急需药品,先后在浙江金华、衢州和福建建阳设立医院,开展救护服务。”郑小琳感慨,在抗战中两岸人民始终想在一起、站在一起。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熠熠生辉。

  (五)

  阅兵现场,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威廉·罗斯·康特伯格和妻子特雷西·戴安·康特伯格坐在观礼台上,心情激动:“在现场与中国人民共同庆祝胜利,我们太荣幸了!”

  他们,是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的代表。威廉的外祖父威尔德是5号机副驾驶,紧急跳伞后,降落在江山市芳源村一处山坡上,次日清晨在村民毛光孝等救援下,被安全转移至衢州,后脱险返回美国。

  “跨越83年的中美友谊,今天有了新的故事。”去年,威廉一家四口跨越重洋来到衢州,见到了毛光孝的后人毛洪根,他们还共同为新建的纪念雕塑揭幕。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特雷西打算将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的故事编写进教材,“希望让世界看见,所有人可以携手共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战场上,同袍浴血;危局中,跨国相援。

  在舟山,同样跨越83年,一段中英友谊也令人动容。1942年,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驶往日本,途经东极岛附近海域时,船被美军鱼雷击中。为防止战俘逃跑,日军疯狂扫射。渔民们不顾生死,划着小舢板冲入枪林弹雨,先后救起战俘384名。

  近年来,一些战俘的后代不远万里来华,缅怀先人,感佩义举;去年,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在英国热映,很多观众看完泪流满面……

  在生死考验中结下的友谊,无时无刻不在启示我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六)

  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歌唱祖国》的乐曲响彻天安门广场。

  此时此刻,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受降村,这个全国唯一的以“受降”为名的行政村里,百名干部群众爆发欢呼,就如80年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区被划分为16个受降区,浙江正是其中之一。当年9月4日,在富阳的长新乡宋殿村,日方投降代表立正脱帽向受降长官鞠躬,呈缴证明书、日军驻地表、官兵花名册和武器清册。

  “当时,家家户户欢欣鼓舞,敲锅打盆了好几天。日寇在村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噩梦,终于结束了!”村民潘忠华多年来整理记录了许多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他说,给村庄改名“受降”,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刻——

  我们胜利了!

  曾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今日之中国,山河重光,人民豪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抗战;纪念大会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