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萧甬铁路高架桥改造采用新技术实现快准稳

AI助力,4000吨主梁6小时换新

字体:
—2025—
09/11
06:51:20
2025-09-11 06:51:2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许赵 牛佳俊

  浙江在线9月11日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许赵 牛佳俊)当AI技术运用到传统铁路建设改造中,会激发出怎样的创新?9日晚至10日清晨,在萧甬铁路绍兴柯桥改造现场,数十名工程师和工人用AI技术控制数十个液压千斤顶,花费6个小时,成功把萧甬铁路高架桥4000多吨重的混凝土梁平稳托举、顶推位移后更换为整体钢箱梁,开创了铁路多跨桥梁主梁快速更换施工先例,这在铁路领域尚属世界首创。

9月10日上午,萧甬铁路改造完成、线路开通后,列车从施工点安全通过。 记者 彭鹏 通讯员 庞曙光 牛佳俊 摄

  萧甬铁路是连接杭州和宁波的铁路干线,杭甬高铁开通后,客流大部改走高铁,但货运依然繁忙,是小商品之都义乌和世界第一海港宁波舟山港之间主要货运通道。为发挥萧甬铁路剩余客运运能服务周边交通,沿线市县和铁路部门正合力改造萧甬铁路。绍兴城际铁路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的跨市区域城际铁路,其中柯桥站是新建车站,也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

  新建的柯桥站就建在高架的萧甬铁路上,新车站要增设停车线、增设道岔,原有高架的萧甬铁路来去两个轨道的位置不够宽,且道岔必须设置在整体坚固的桥面上,原有萧甬铁路混凝土梁板拼装的高架桥不符合进出站道岔铺设的要求,必须更换。

  施工方中铁二十四局柯桥站项目经理潜英飞说,常规这一规模的铁路高架桥换梁改造拆除老梁、更换新梁,要耗时一个星期;但萧甬铁路是营运的既有铁路,不可能长时间中断停运。

  为此,铁路部门和建设管理方、设计施工方及同济、复旦、河海等大学协作,大胆采用AI控制技术,提出了利用晚上铁路停运维修的6个小时左右的窗口期,采用液压抬升、平移顶推换梁,并研发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大幅缩短箱梁顶推横移时间。

  潜英飞介绍,他们通过AI系统及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有40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梁体姿态数据,实现毫米级精度准确感知,助力施工全程智能化校核与自动化控制,确保“顶得稳、顶得准、顶得快”,大幅降低对铁路运营的影响。

  该AI系统由感知、仿真、控制三大模块组成。感知模块相当于眼睛,集成光栅、拉线传感器、应变片及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测梁体沉降、应力与位移;仿真模块用于推演,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可视化模拟施工全过程;控制模块依托智能算法预测梁体运动趋势,自动纠偏并同步操控36个顶升千斤顶和10个水平顶推千斤顶。

  至10日清晨,建设者在AI系统加持下,顺利将总重4086吨的4跨旧梁顶出,并同步顶进替换的总重4389.6吨的5跨新梁。新梁就位后,上下高差、纵横偏差分别控制在2毫米、3毫米内,精度符合要求。

  设计单位铁四院桥梁院副总工王鹏宇说,因新梁上今后将铺设进出柯桥站的道岔,直接影响列车行驶的方向、路径,安装精度要求高,为此针对道岔区连续梁改造的特殊结构和受力特点,项目团队运用AI技术,并建立高精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全过程模拟仿真,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相关AI技术在铁路换梁上的运用不但是世界首创,更为国内原有铁路桥梁改造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利用后半夜铁路封锁停运的6小时,我们完成了轨道接驳、接触网改造、电缆恢复和信号调试等多项配套工程,确保换梁后营运的萧甬铁路及时开通,列车从施工点安全通过。”建设管理方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宁波项目部负责人樊汝刚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AI;铁路建设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