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功成名就的商业巨擘,也不是潜力巨大的后起之秀,8名普通人登上了《福布斯》中国版9月刊的封面。这是《福布斯》创刊百年以来,一线劳动者首次登上封面。
《福布斯》中国9月刊封面。受访者供图
8名微笑出镜的普通人,有全国劳模,有“AED社区侠”,有诗人,也有才艺小哥,他们也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被人们习惯称为“外卖骑手”。
不过,在《福布斯》的人物介绍里,他们被赋予新的称呼——“城市骑士”。福布斯官微预告中特别提到,“他们代表了中国当下商业文明合作范式的一些新变化”。
从“骑手”到“骑士”,一字之差,为何会被国际顶级刊物所关注?被关注之余,“骑士”们需要的还有什么?透过封面照的光鲜,在8名“城市骑士”代言人的平凡人生里,能够找到答案。
生活中,他们带来“城市温度”
王计兵的跑单能力算不上太好,至今他都给自己打“不及格”。
“我最得意的时候一天跑了58单,结果一起跑单的兄弟那天跑了126单。”王计兵自嘲道。
日常跑单中的“城市骑士”王计兵。受访者供图
可见,王计兵登榜的原因绝不是跑单能力。
很多人认识他,是因为他有个外号叫“外卖诗人”——写过6000余首诗,出过5本书,还登上过春晚,小有名气。
妻子曾打趣问他:“你现在出名了,还登上了《福布斯》,我们是不是要发财了?”王计兵摇着头,憨笑着回答:“当我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城市街巷,写作灵感扑面而来的时候,更让我兴奋。”
诗意的话里,透露了“我生于普通而不凡”的人生信条。事实上,王计兵虽不是那个业务能力最强的骑手,但他始终能在“生活的苦里找到甜”。
作为千万骑手之一,他也遇到过因违停被拦,订单超时,电动车被扣的无奈时刻;也遇到过不熟悉小区,爬到6楼才发现看错了单元……可当别人被生活苦难打击崩溃时,他却能淡定地骑着车,在心里写出“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引来无数读者的共鸣。
而成为“城市骑士”代言人,这让王计兵更坚信这一点:“所谓‘骑士’精神,就是要有‘把生活过好’的勇气。”
这也是8名“城市骑士”代言人的共性。封面照中有两名女性“骑士”,黄晓琴的身上也透着光。
下午1时,刚结束高峰期送餐的黄晓琴,焦急地拨通一位年轻“骑士”的电话:“兄弟,听我说,谁还没有个坎儿?我当初负债那么多,觉得天都塌了。可现在呢?日子不也慢慢好起来了吗?”
比起自己“榜单一姐”的跑单记录,黄晓琴更珍惜“中国好人”的荣誉身份。她说,因为感受过光,所以想成为光。
内心坚强的黄晓琴,也曾险些被生活打垮。“一开始跑单,我很拼,最多的一天跑了127单。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家人的健康却出了问题,给了我当头一棒。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身边的队友给了我很多鼓励。”回忆过去,黄晓琴依然眼眶湿润。
也正因如此,近几年里,她一直在身体力行,帮助更多人:从新人带教的队长,到创办“最美骑手工作室”,发动更多人以老带新;创办“蓝玫瑰助新公益服务中心”和“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小队”,将“骑士”的能量辐射至更需要帮助的角落。
“城市骑士”代言人黄晓琴的宣传照,亮相杭州商圈。受访者供图
如今有了“城市骑士”代言人的身份,黄晓琴感受到的不仅是荣誉,而是更重的责任:“从独自来到城市,到融入城市群体,现在,我们要守护城市。”
实际上,在8个独立个体的身上,总能看见其他更多“城市骑士”的影子——他们会在深夜协助救护车引路,会在看到火情时毫不犹豫地上前抢险,还有“中国好人”彭清林从10米多高的大桥上跳江救人……
当他们以“城市骑士”在《福布斯》亮相时,社会各界热议的正是他们带来的这份“城市温度”。
一字之差,核心是“身份认可”
当前,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已官宣“平台全体骑手正式更名为‘城市骑士’”。从“骑手”到“骑士”,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苑瑜认为,究其根本,“骑士”群体不再将配送工作视为过渡性的生计手段,而是将其重新认知为具备职业可持续性,且值得长期投入的社会劳动。
当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且趋于稳定,便需要社会对这一新兴职业进行价值重估,赋予其相匹配的身份认同。于是,各大平台、城市都在创新探索中——
比如,以统一的职业制服,强化职业认知。
8月中,饿了么宣布推出全新的“城市骑士”制服,并“要为每一位活跃稳定骑士免费提供新制服、新头盔、新餐箱等全套装备”。全新的“骑士制服”,除了拥有帅气的造型感,还兼顾了安全标识、应急救援包等功能。而首批免费换新的“骑士”预计达100万名。
再比如,以暖心的城市服务,解决新职业群体生存发展的堵点。
正在打造“小哥友好城市”的杭州,将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触角,深入到城市的细枝末节。为帮助骑手“刷”学历,西湖区联合浙江开放大学创办“小哥学院”,打通“学历+技能”双向赋能的通道;为帮助骑手解决“用电危机”,余杭区在“城管驿站”增添“换电瓶柜”、充电桩等硬件设施;为帮助骑手打通“最后一百米”,杭州借助数字经济优势创设“小哥码”,打通6大平台数据,帮助骑手每单省时四五分钟、每月增收500元。
余杭区在“城管驿站”增添“换电瓶柜”。受访者供图
不止于此,来自社会的友好氛围,也让他们更有归属感。
走在城市街巷,商铺门口摆放的冰柜上,不少写有“骑手免费自取”字样;也有消费者会在点单时,特意备注“慢慢送,不着急,送到就行”,一句留言胜过千言万语……
王计兵在拍摄《福布斯》封面照时,穿上了新发的“骑士制服”,不由得创作:“当穿上了这身骑士制服,我们就从一个个的‘我’,变成了‘我们’。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荣辱与共。我们要把这份职业,变成我们的光荣。”
职业新生,认同之外的需求
《福布斯》的出刊,是“城市骑士”这一新职业诞生的重要节点。但新职业如何融入社会,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探讨的课题。
四川天府新区法院曾发布一则案例,认定“外卖骑手与平台公司不具备从属性特征,不符合事实劳动关系构成要件的,不存在劳动关系”。这一案例就透露了外卖骑手保障的核心问题:他们究竟为谁“打工”?他们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充分调研后发现,在依托互联网的平台经济领域,外卖骑手作为灵活就业群体,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关系与传统企业的用工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他总结为,“骑手和平台之间是一种在网络空间中灵活的、松散的、若即若离的用工关系”。从美团发布的官方数据中,也可论证这一点——美团骑手中,全勤骑手仅占11%,而低频骑手和业余骑手则分别占41%和48%,合计占比高达89%。
“平台企业与骑手没有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双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用工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认定难,骑手的职业安全风险高,并缺乏保障。”对此,金维刚建议,对于这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需要依法合理界定平台企业与骑手之间的关系,并从相关法律和政策层面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经过适当调整和完善后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西湖区联合浙江开放大学创办“小哥学院”,图为2025年小哥学院毕业典礼。受访者供图
徐苑瑜同样也认为,借助“城市骑士”这一新职业诞生,可以尝试从过去的“关怀”性基础保障升级为“系统” 性的制度保障,以此增强“骑士”的社会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她还强调,“权益保障不是固定公式,需要综合考虑到‘骑士’群体自带的多元性。”
身份多元就是个典型。近来,四川遂宁一公职人员在报备原单位后,利用业余时间送外卖。这消息一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缓解生活压力”,有人认为“这是在和老百姓‘抢饭碗’”。
这一热议话题的背后,实则讨论的是政策、体制的包容度和灵活性。具体到细节,关乎到“他兼职送外卖发生意外,该由平台还是原单位负责?”“平台购买的商业保险与单位的社保,又该如何衔接?”等问题。
“正因这一群体流动性大、社会身份多元,因此在权益保障的政策出台时,更需要系统与要素综合考量。”徐苑瑜解释道。
另外,各类政策出台、激励计划是否能落到实处,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当前,各大平台已为保障骑手权益出台新政。如美团取消超时扣款,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淘宝闪购、饿了么为“城市骑士”提供覆盖全国性的社保补贴等,都体现了平台企业和社会在构建长效化机制方面的努力。但在采访中,不少骑手反馈出的个人参保意愿并不高。
“大部分骑手都面临生活压力,希望把收入全部补于家用。甚至还有的政府部门推出免费体检名额,他们也不要,就怕查出来生病治不了。”某站点负责人透露道。
从“骑手”到“骑士”,一字之差,却是一场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的变革。这并非一张《福布斯》封面能够推进和解决的,仍需要平台、社会多方面的协力向前,有待时间检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