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展区开放

在这里,看见多彩世界美丽中国

字体:
—2025—
09/23
07:00:26
2025-09-23 07:00:2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叶怡霖 刘俏言 胡静漪

  9月22日,代表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展区交流。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浙江在线9月23日讯(记者 叶怡霖 刘俏言 胡静漪)“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这句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主题语,引领我们步入22日开放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展区。

  这片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展区位于大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四楼,包括联合国展区、国家展区、浙江展区及国际标准展区四大区域,以蓝绿色调为背景,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全球生态画卷,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成果在此交相辉映。

  在展区入口,记者遇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前秘书长韩群力。多年来,参与人与生物圈计划相关工作的他,就像参与一场老友聚会,不停地和来往的人们点头致意。“我对这块工作已经很熟悉,但展区逛下来,仍然觉得非常惊艳,这里给各国参会代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韩群力说,这里展示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最精华的成果,包括森林、山地、湿地、河流、岛屿和滩涂等生态系统及蕴藏的丰富的动植物物种,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以及当地群众将保护与利用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展区开放不到半小时,杭州天目山—清凉峰展台上关于梅花鹿的中英双语绘本已被参会代表领完。“我报名了这次天目山的考察,想提前知道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保护区。”来自墨西哥新莱昂环境秘书处的佩雷斯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了天目山独有的一些物种以及清凉峰梅花鹿保护的情况。

  “在墨西哥,我们的生物圈保护区大部分以沙漠为主,和天目山完全不同。”佩雷斯说,他惊讶于一座超大城市周边居然存在车程如此近的保护区,他很好奇这里的社区是如何与森林生态系统共生的。“我想借鉴一些经验,说不定不同模式的保护区会给我们一些新的保护思路,到时会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回墨西哥。”他说。

  来自杭州的数字化技术,也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海康威视的展台前,来自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参会代表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吸引。海康观澜大模型有效提升野生动物智能监测种类识别、计数等功能,其中鸟类检出率达95%。“五年来,我们的野保相机、多光谱植被监测仪等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应用到了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第一批国家公园、50%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等。”海康威视相关工作人员说。

  大熊猫、黔金丝猴、朱鹮……来自中国的可爱生灵,受到世界各地代表的喜爱:来自法国的代表特地收集了印有黔金丝猴的环保袋;南麂列岛展台上的中华凤头燕鸥模型引得众多国外代表不停拍照留念。

  “这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展区,我看到了美丽的中国,还了解到很多自然之外的当地文化。”来自丹麦的代表麦斯说,他很期待接下来在杭州的考察行程,亲身体验这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展区;生物圈保护区;天目山;群力;清凉峰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