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又到了一年中色彩最绚烂的时节。就在不久前,温州市区各景观道路、公园的黄山栾树悄然上线。它们绽出满树细碎的金黄色小花,继而挂起一串串如小灯笼般的三瓣红色蒴果,形成热烈而温柔的金红配色,在层层叠染中感知秋天的第一抹亮色。
这样的美景,在温州四季皆可见。城市向“绿”而生,生活向“美”而行,眼前,正是处处皆景的宜居家园。
向“绿”而生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关键词:绿化
散布在城市中的公园,因人而兴,与城共生,它的建设一头连着生态,一头连着民生。出门进园、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的生活,早已不是梦想。今年以来,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持续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将城市绿化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核心抓手,通过全域增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行动,不断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并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趁着园博的东风,“全城园博”嵌入“强城行动”。我市全力打造“推窗见彩、出门入画”的园林景观,尤其是瓯海大道快速路,是贯穿瓯海和龙湾的迎宾道路,是温州的重要“窗口”,为实现瓯海大道“一路繁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高架花箱上设置三角梅、月季与黄山栾树共汇“城市画廊”,让宾客和市民在出行中沉浸式体验温州园林之美。
而如明珠般散落城市的园林绿地提质增效,街头口袋公园遍地生花。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新改建公园绿地项目639处,打造全龄友好的口袋公园263个,开放共享绿地43处、草坪面积400余公顷,全市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6856公顷,形成了“一园一景、三季有花、四季见彩”的城市景观窗口。市本级建成区绿地率已达到40.6%、绿化覆盖率达到45.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6%。
向“美”而行 精细之治助力“强城行动”
关键词:美化
9月的温州,如诗如画。这画面里,有自然的馈赠,更有城市治理的缩影。今年以来,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纵深推进城市环境大整治、大提升等系列行动,向八方来宾呈现了“眼前一亮、焕然一新,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城市新风貌。
位于瓯海的温州园博园主园区各项建设在快速推进,主场馆“山水中国馆”已经初显雏形,12个省市城市展园和11个国际展园正加紧开工建设中……海岛洞头建成了6.7公里最美环岛公路,打造白迭隧道口慢赏风情湾,半屏大桥交通绿岛等标志性节点,形成“城在海上、园在城中、花在眼中”的美丽风景。瑞安市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八美八化”攻坚,以城市管理“绣”出老城“魅力”。龙湾区依托工程渣土预警系统,重点打击沿途撒漏等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城市道路干净整洁。
在“向美而行”的路上,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用“精细化”助力强城,努力将城市管理的“精细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向“文”而化 大城细管雕琢“和美”气质
关键词:文化
城以人聚烟火,人以城寄情思。温州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记忆融入每一寸土地。如何让城市治理更有文化底蕴?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以举办园博会为牵引,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守护城市之“韵”。
鹿城区立足全域公园城市体系,在“绿化养护、品牌打造、儿童友好”方面精准发力。通过深化“公园主题+”服务打造赏花盛景,陆续推出马鞍池郁金香展、绣山公园杜鹃展、杨府山荷等主题花展,实现“月月有花、季季有展、处处有韵”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同时,聚焦“适儿化”需求推进公园设施改造,打造儿童乐园10处,推广公园研学活动,推动儿童供给侧服务提档升级。其中,杨府山公园改造做法入选省级“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优秀实践案例。
红都平阳则以“一街千年、非遗万象”非遗民俗分会场为定位,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紧扣“儒学根脉、民俗文化、产业创新”三条线索,精心设计“非遗+儒学”“非遗+民俗”“非遗+潮玩”3条主题游径,策划36场非遗民俗主题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有机融合。
“大城细管”雕琢出城市的“和美”气质,而城市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正成为温州人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