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在杭州文博会上看文化“新三样”如何乘风破浪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字体:
—2025—
10/21
06:35:05
2025-10-21 06:35:0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叶怡霖 通讯员 刘茜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记者 叶怡霖 通讯员 刘茜)10月20日,为期4天的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强劲脉搏在这里随处可感。其中,网文、网剧、网游组成的文化“新三样”出海浪潮尤为引人注目。透过文博会这扇窗,杭州文化产业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的转变、文化传播从内容输出向价值共鸣的升级清晰可见。

  文博会上看“新三样”

  “走出去”是必然

  杭州培育文化产业已逾20年。文博会见证了这一历程: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2016年首破千亿元,2020年跨越两千亿元,2023年突破三千亿元大关,占全市GDP的比重稳居全国前列。

  发挥“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杭州推动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杭州规上数字文化企业总营收达4662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总营收比重为78%,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目前,杭州拥有文化“新三样”规上企业343家,约占全省三分之二;先后培育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85家(次),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这样的文化厚度,让本届文博会上文化“新三样”的出海展区显得格外亮眼:作为文化出海的“先行者”,中国网络作家村自2017年落户白马湖畔,已吸引唐家三少、南派三叔、管平潮等350位知名作家入驻,截至目前,出自作家村的作品海外读者累计突破1.6亿人次,全平台点击量超百亿。

  短剧作为出海“新势力”正在杭州快速崛起。不论是开创了付费短剧模式的容量短剧,还是一年接待400多个剧组的短剧专业拍摄基地“临影厂”,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在微短剧产业上,现在杭州无疑处在国内第一梯队。”杭州容量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胡朝清说。

  “走出去”已成为杭州文化“新三样”企业的共识。这一共识既源于政策的推动,也来自市场的召唤。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营收达185.57亿美元,占中国游戏企业整体收入的33.62%;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网络短剧今年在海外实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7年,海外市场规模将超越中国本土,成为全球短剧市场的核心增长极。

  海外掘金18亿美元

  杭州如何乘风破浪

  2024年,杭州文化“新三样”出口额达18亿美元,其中网络游戏与动漫影视成为出海主力。

  “优质内容”是出海企业代表提及的高频词。“‘优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产品质量自不必说,而与海外市场的适配程度愈发重要。”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网易数智游戏行业负责人沈乔治介绍,近年来,网易以沉淀近20年的研发实力获得众多国际知名IP青睐,通过技术与IP的合作,打造出一系列全球化游戏产品。比如,与华纳兄弟联合研发《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等游戏,让其迅速跨过“水土不服”。目前,网易在海外市场累计推出150余款游戏,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8月在海外上线的《命运:群星》更是在美国市场表现出色。

  优质内容是出海的起点,畅通的传播渠道与完善的产业链条则是走近海外受众的关键。“借船出海已成过去式,造船出海才能掌握主动权。”胡朝清介绍,容量短剧通过搭建RadReel、StarShort等平台,已上架出海译制剧8000部以上,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亿。

  同样选择造船出海的还有掌玩网络。这家企业去年打造海外发行平台FlickReels,目前全球累计下载量达1000万次,单月站内收入最高达1000万美元。

  技术创新也为出海注入动力。在文博会上,记者看到容量短剧自主研发的短剧本土化AI翻译系统,将短剧翻译效率提升50%,成本降低30%;网易借助AI训练出独有的肌肉动力学模型,实现角色动画制作降本增效。

  从“卖全球”到融进去

  文化出海迈向深水区

  在文化“新三样”乘风破浪的背后,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正在浮现:当产品成功出海后,文化该如何真正“走进去”?胡朝清坦言,当前短剧出海更多仍停留在“内容出海”阶段——海外用户已经熟悉了竖屏短剧的形式,但真正的文化融入仍是需要精心设计的课题。

  而风靡全球的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则验证了文化“走进去”的可行路径。它通过顶级的制作水准,让全球玩家主动去探索其背后深厚的西游故事,实现了文化深度浸润与IP品牌塑造。在全球IP《奇迹少女》消费品首席战略官Rosalind Nowicki看来,中国部分文化IP已经拥有了很稳固的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线上社交媒体宣传活动,线下生产玩具、出版物等观众喜欢的衍生品的方式,形成IP消费产业链。

  值得期待的是,文化“新三样”正在形成产业合力。在中国网络作家村,超过三分之一的作家已投身微短剧创作,网络文学为微短剧提供了扎实的内容基础。“网络小说锻炼了用户需求、总结了用户喜好,”浙江省网络作协副秘书长沈荣表示,“作家们越来越注重创作的国际化,让作品更具画面感,适合改编。”

  网文、网剧、网游因创作周期不同,三者合力尚需磨合,但胡朝清相信,文化出海将突破单纯的产品输出,实现从“看见中国形式”到“读懂中国价值”的深层跨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化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