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记者 何冬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十五五’时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佟桂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省科技系统将把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浙江如何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作出示范?佟桂莉说,特别是要坚定不移落实好省委“132”总体工作部署和创新浙江建设各项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科学谋划好“十五五”创新浙江建设规划,继续把做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率先呈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图景提供强劲科创动能。
重点要落细落实“2+1”任务——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统筹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抓住解决人才供给不能满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求这个核心矛盾,在人才有序流动共享等方面率先破题。一是深化高层次人才流动共享。做深做实高层次人才“校(院)企双聘”、人才“企业认定、政府认账”,完善“科技副总”“产业教授”选派机制,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推动人才有序流动共享。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新苗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青稞”项目,引育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各500名。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1万人次。二是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支持西湖实验室等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支持优势科研力量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科创产创融合计划、科技金融赋能计划、成果转化加速计划等“四大计划”,加快实现“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金融投资机构派驻科创平台、企业和社会经费占科创平台科研投入比例50%以上、科创平台有组织的科研成果转化等“四个全覆盖”。巩固并扩大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动态调整成果,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分类指导、整合提升。三是促进高水平大学加快建设。联动推进“双一流196”工程等,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相匹配的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深化实施高校科技创新攻关行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以“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的融合为重要抓手,以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为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聚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推进四类省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承接央地协同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点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领域,部署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00项以上,取得“1到10”“10到100”的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二是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主导度,全面推行“四题一评”协同攻关机制,完善“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30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新建创新联合体10家以上。三是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以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为载体、科技金融为保障、科技服务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体系。新认定省级概念验证中心20家、省级中试平台10个,实现概念验证中心“315”科技创新领域全覆盖,基本实现中试平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领域全覆盖。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改革、“先用后转”等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迭代建设中国网上技术市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减量机制,支持“先用后转”成果1万项以上。
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持续保持浙江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优势。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科创平台、技术攻关、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建设上主动布局、系统施策,形成体系化创新能力。一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芯模联动”发展,联动实施大模型、数据、算力基础性工程。二是加快培育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支撑发展人工智能芯片,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三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全球“人工智能+科学”开发者开源社区,率先探索形成一批大规模应用的行业场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