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金梁)最近,浙江各设区市陆续交出前三季度的经济报表。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这份答卷不仅是一场“压力测试”,更是一张区域发展的动态图谱。
经济运行自有其惯性,前三季度确立的增长优势,往往能为全年走势定下基调。在这场城市竞速中,浙江11个设区市表现如何?
先来看总量与增速——GDP仍是硬道理。
备受关注的当数温州。2024年,温州一口气超越了江苏徐州和辽宁大连,成为最有希望晋级全国万亿GDP的城市。今年“新春第一会”,温州明确提出冲刺万亿的目标,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
如今,进度条到哪了?前三季度,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14.4亿元,同比增长6.1%(以下增速均为同比)。用温州市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实现目标,只差临门一脚。”
GDP增速方面,沿海与山区齐飞。舟山GDP以6.8%的增速领跑全省,绍兴以6.7%紧随其后,丽水以6.4%位居第三,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势头。
此外,舟山、绍兴、丽水、金华、台州、温州、湖州等7座城市GDP增速超过了6%,衢州、杭州、嘉兴3座城市达到或超过了全国GDP增速(5.2%)。
再看动力结构——“三驾马车”谁拉得最猛?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受宏观环境和房地产影响,全省投资整体承压,但总有逆势而上者,比如金华。
前三季度,金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连续6个月累计增速居全省第一。秘诀何在?关键在于全力招引行业龙头、关键配套企业。数据显示,金华新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6个,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3%。
除金华外,衢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丽水增长4.8%,台州增长4.0%,表现都非常“努力”。
在出口方面,金华同样“杀疯了”。前三季度,金华进出口增速高达20.7%,远高于全国4%和全省6.2%的水平。
面对同样的国际环境,金华凭什么?答案是:开辟新市场、抓住新客户、打通新路径。对非洲出口增长27.5%,对东盟出口激增43.9%,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长41.8%,电动汽车出口更是暴涨147.9%。
不过,若论消费力,冠军另有其人——嘉兴。
前三季度,嘉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7.02亿元,同比增长7.1%,稳坐全省头把交椅。嘉兴消费有两大亮点:一是“越买越高级”,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的零售额分别增长13.2倍、3.3倍和79.4%;二是“越买越绿色”,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6.3%,线上零售额增长50.2%。
三看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在哪冒头?不同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各不相同。
比如,杭州和宁波,两大龙头城市各有侧重:杭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相关增加值增长9.5%;宁波则在高新技术产业表现突出,增速达12.8%。
地方特色产业更是百花齐放:台州的汽车制造业增长34.6%,湖州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业增长61.4%,舟山的节能环保制造业增长23.6%……
可以看到,随着国家“两新”“两重”等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很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驱动,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就是直观印证。杭州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82.9%、97.9%和229.1%;绍兴的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8.2%、26.4%。
这些闪亮的数据,正是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的证明。
这场区域竞赛,虽有快慢先后,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始终一致。我们比的不是一时高低,而是谁能持续跑出新姿态,这或许才是“比学赶超”珍贵的价值所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