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杭州巨型“瑞士卷”火出圈:这其实是给稻田的“奶油蛋糕”

字体:
—2025—
11/04
17:32:52
2025-11-04 17:32:5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丰收季节,杭州的稻田里,竟“长”出了一个个瑞士卷。

  这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有关“杭州稻田瑞士卷”的话题频频火出圈。杭州余杭、建德、富阳等地的多处农田,因为这些瑞士卷而成为网红打卡地。

  此“瑞士卷”非甜点,而是一捆捆被打包好、瑞士卷形状的秸秆草垛,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里,配上蓝天白云,特别出片。

  最近,有网友爆料,同款“瑞士卷”,在杭州主城区也有,就在西湖区双浦镇。

  记者 杨云寒 摄

  花海隔壁“瑞士卷”出没

  今年处理秸秆方便了也省钱了

  “瑞士卷”出没于双浦镇的铜鉴湖花海隔壁。这里是铜鉴湖景区三期农业区域,有470余亩稻田。

  放眼望去,上百个圆滚滚的“瑞士卷”随意散落在金黄色的稻田间,十分壮观。

  记者 杨云寒 摄

  这些“瑞士卷”每卷有半人多高圆鼓鼓的,最外面用一层白色的细网紧紧缠绕,让草垛稳稳定型。

  47岁的双浦本地人郑建军,种了20多年水稻。5年前他承包了这片稻田,种了不少超级稻,每年亩产1300多斤的烘干稻谷。

  “瑞士卷”是今年秋收以后才有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处理稻田秸秆。

  稻田秋收 受访者供图

  老郑说,往年处理稻田秸秆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少量的秸秆可以铺盖在地里,作为养料还田,但量太大堆在田里很碍事,“过去只能自己联系,请别人帮忙来收,花时间又麻烦,每亩还要多花40元钱。”这样算下来,一年要多将近2万元的支出。

  今年稻田里的秸秆,是由杭州市政府统一回收的。

  半个月前,稻田成熟。收割完稻谷后,老郑第一时间联系第三方公司来处理。很快就有专人开着专门的搂草机上门,短短一天就把满地的秸秆打包成“瑞士卷”。

  “过段时间,他们还会再过来,把这些秸秆收走。”老郑说,现在这些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比过去省心了很多。

  给稻田加份“奶油蛋糕”

  “瑞士卷”不仅“好吃”还好看

  回收走的草垛“瑞士卷”,经过加工后,有的会变成肥料回归土地,有的做成饲料供应养殖场,相当于给土地加了份“奶油蛋糕”,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让老郑更没想到的,是这些等待回收的“瑞士卷”,经过铜鉴湖景区管理方灵山公司的推广,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这半个月来,几乎每天都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卡。

  现场,记者也见到不少前来打卡的游客,男女老少都有,有人用手推着草垛,还有人爬到草垛上方,摆起了pose。

  记者 杨云寒 摄

  马大姐和小姐妹一起并排坐在一个草垛上方,让同行的老伴帮忙拍照。

  她们就在住在景区附近的小区,平时也经常来铜鉴湖花海赏花散步,“早上刚好路过,一眼看见这些草垛,就赶来拍照。”

  马大姐说,这些“瑞士卷”早些年在外地旅游时也见过,“内蒙古特别多,成片成片的,很出片,在杭州还是第一次见到,就像在家门口看到内蒙古大草原一样。”

  小戴和几个同学,则是被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吸引过来的,“感觉挺不错,要是能把这些‘瑞士卷’堆在一起,也许更有冲击力。”

  受访者供图

  据灵山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到周末,花海这边人气更旺,日均2万游客来铜鉴湖花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冲着“瑞士卷”来的,特别是上个周末,杭州迎来了金灿灿的阳光,来稻田打卡的人特别多,上百个“瑞士卷”前都有人扎堆拍照。

  周末的稻田 受访者供图

  “马上,铜鉴湖的秋季花海也陆续进入花期尾声,‘瑞士卷’无缝衔接了花海的档期,成为景区又一个网红打卡点。”工作人员表示,预计会在11月中旬举行稻田艺术嘉年华活动,“届时也欢迎游客朋友前来游玩打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杭州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这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有关“杭州稻田瑞士卷”的话题频频火出圈。杭州余杭、建德、富阳等地的多处农田,因为这些瑞士卷而成为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