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桐乡崇福农创园探寻乡村产业振兴新路

在江南种出一片“热带雨林”

字体:
—2025—
11/13
07:23:40
2025-11-13 07:23:4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宋彬彬 来逸晨 通讯员 李思雨 李佳

  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记者 宋彬彬 来逸晨 通讯员 李思雨 李佳)一片“花生马戏团”叶子卖出2.6万元,整株“红水晶”成交价达3万元。11月11日,记者跟随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集中采访团来到桐乡崇福农创园,见到95后农创客廖万甜正在她的“瓜牛雨林”基地里直播。靠几片叶子起步,她的热带植物基地年产值已超千万元,面积从100平方米扩展到1万平方米,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花烛育种基地。

  江南平原如何长出一片“热带雨林”?记者走进基地大棚,龟背竹、蔓绿绒、鹿角蕨等映入眼帘。“这是我们花两年时间培育的‘绝绝紫’,一株1500元还不愁销。”廖万甜拿出一盆“绝绝紫”,叶片不过小孩手掌大小,看着亮闪闪的。今年6月的泰国国际热植展上,几百盆“绝绝紫”样品被抢购一空,还收获了10余笔国外订单。

  这份收获来得可不容易。5年前,园艺专业毕业的廖万甜和男友放弃杭州的工作,来到崇福农创园创业,选择培育热带雨林植物作为创业方向。“当时只有一万元现金,租棚都不够,更别说创业了。”廖万甜说,好在农创园在大棚租金、住宿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还帮她争取到启动资金和创业贷款,让她没了后顾之忧。

  当时,廖万甜从印尼、泰国等地引进400多种花烛母本,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自己的新品种。目前,廖万甜自主选育成功并投入市场的花烛新品种达12个,还吸引10名大学生来基地就业。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崇福农创园建成农创中心、组培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等创业配套设施,让农创客来了住得下、来了就有伴、来了有奔头。90后陈思冲热衷热植培育,今年5月,他慕名从杭州来这里创业。前不久他卖出的一株鹿角蕨售价达7万元,培育的鹿角蕨已有5000株。“这里有食堂和公寓,一顿饭11元,单身公寓每月只要400元,创业成本低。”陈思冲说,遇到技术难题还可以向其他创客请教。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崇福农创园已引进农创主体93家,就业创业青年270人,平均年龄30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这股青春力量激活了这片2000亩的土地,孵化出年销售额破6000万元的蝴蝶兰产业、国内规模最大的食虫植物种植基地“小虫草堂”等。“搭好创业平台,推出全链服务,目的还是为了富民强村。”崇福镇党委书记颜跃华告诉记者,镇国资公司和10个村还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抱团公司,吸引农创客进入崇福农创园追梦,通过“政府搭台、创客唱戏、多村联动”,兴起稻虾、蔬果、花卉三大特色产业。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3.5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350余个,每年直接带动村民增收5600余万元、10个村集体增收620万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产业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