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热血接力!温医大学子再捐造血干细胞

字体:
—2025—
11/13
09:01:31
2025-11-13 09:01:31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 张嫣彬

  “感觉和患者确实很有缘分,我自己也觉得挺感动的。这不只是患者的一个希望,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肯定。”近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江南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温州医科大学第46例、温州市第1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而在此前短短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五位来自温医大的师生先后挽起衣袖,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出“生命的种子”,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

  这场“百日接力赛”于8月底开始。从温医大毕业、即将踏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的倪志豪成为了龙港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五年前,正在读大一的倪志豪在一次献血中主动留样,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并四次无偿献血,累计1000毫升。“能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我感到无比幸运。”倪志豪的平静与坚定,为这场接力赛跑出了第一棒。

  仅仅一周后的9月5日,接力棒传到了大三学生王海君手中。这个麻醉专业的男孩,在一次宣讲会后入库,仅等待一年半就与一名不满10岁的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觉得我应该拉他一把。”为了不让远方的亲人担忧,他独自一人冷静而有序地完成了所有捐献流程。那袋200毫升的“生命种子”,承载着一个花蕾般生命重新绽放的希望。

  9月26日,接力进入第三棒,出现了更加动人的一幕。捐献者是学校附属第一医院32岁的胃肠外科主治医师林季。平日,他用手术刀在无影灯下为患者驱散病痛;这一天,他静静地躺在捐献床上,用另一种方式践行着医者的誓言。他幽默地感慨:“终于有一次,我比主任更能救人了。想不到高光时刻这么早就来临了!”林季在大学时就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如今已累计献血10次,总量近3000毫升。这已是林季第二次接到配型通知,上一次的遗憾错过,让这一次的义无反顾更显珍贵。

  10月17日,第四棒如期而至,药学院学生吕鑫成功捐献。作为一名“党员模范生”,他从入库到配型成功仅用了两三年时间。“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决定。他用专业的医学知识成功说服了起初担忧的父母,并以最佳状态完成了这场生命的接力。

  11月4日,这根接力棒到了江南手中。当红十字会通知他初配成功时,期待与坚定涌上了心头,他坦言:“感觉和患者确实很有缘分,我自己也觉得挺感动的。这不只是患者的一个希望,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肯定。”然而,生命的接力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首次确定入院时间后,江南却收到患者病情不稳定需延期的通知,直至捐献日程重启,这份坚守终得践行。江南的家人同是医务工作者,他父亲表示:“温医大给了他一个平台去参与这样一项爱心活动。我们一致认为,参与爱心捐献事业,要由心动到行动,发自内心。江南自己也认为,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责任,要保持平常心。”

  准研究生、本科学生、青年医生、学生党员……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五位温医大人共同完成了这场密集而崇高的生命接力,用行动定义了一种可感可知的“温医大现象”——这里,大爱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随时准备出发的行动。据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通过“生命相髓”等项目,广泛开展捐献宣传和组织工作,迄今已有5800余名师生加入中华骨髓库,累计实现46例成功捐献,捐献数量及影响力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造血干细胞;捐献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感觉和患者确实很有缘分,我自己也觉得挺感动的。这不只是患者的一个希望,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肯定。”近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江南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