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20年的糖厂 两代人的传承 义乌红糖海外也香

字体:
—2025—
11/19
08:39:01
2025-11-19 08:39:01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龚喜燕/文 通讯员 林云龙/摄

  作为“义乌三宝”之一,每到11月,义西糖蔗主产区红糖全面开榨,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开榨四五天,线下都不够卖,只能先暂停线上直播账号,满足老客为先。”上周日是义乌铭悦红糖厂的大日子——红糖厂成立20年,众多新老客人摇着拨浪鼓为糖厂“庆生”。糖厂创始人杨倡春挑着“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忙得不亦乐乎。

  据悉,铭悦红糖厂是义乌首批入选省级名特优食品作坊的红糖厂,杨倡春是义乌最早一批开展红糖直播线上销售的糖农。这家糖厂与杨倡春的女儿杨铭悦同龄、同名,两代人传承的故事令人动容。

  “2006年我出生那年,爸爸承包了村里的红糖厂并用我的名字命名。小时候,糖厂简陋不堪、四处漏风。6岁那年,家里建了新厂房,慢慢做大。现在当了一辈子糖农的爸妈做起了短视频、拍起了抖音,收获了不少喜爱‘老杨夫妇’的粉丝,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的红糖。”在义乌工商学院学习产品设计的杨铭悦伴着糖厂长大,对糖厂感情深厚,闲时她就回家帮父母拍视频、打包发货。

  跟很多义乌老糖厂一样,经年累月精耕细作,铭悦红糖厂也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除了东阳、金东、浦江等周边县市慕名而来的,在老杨夫妇的手机里还有上万名微信客户以及抖音直播间、视频号的粉丝。

  “线下榨糖做到春节前夕,线上我们365天都能卖红糖。”化身“红糖姐”的金春萍和丈夫杨倡春分工合作,一个管生产、一个管销售,夫妻同心做大做强这份甜蜜事业。

  眼下,义乌各家红糖厂都将迎来榨糖和销售高峰,尤其到了周末,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驱车到糖厂实地感受这份热气蒸腾、糖香四溢的甜蜜氛围,带孩子看看糖蔗从一口口“排锅”中熬制成红糖的过程,品尝新出炉的红糖麻花、糖勾、生姜糖等各种红糖衍生品。

  从传统的红糖块,到摆满货架不重样的红糖制品,义乌红糖到底能“变”出多少花样?

  “每年来都有新产品。今年他家出的这款红糖肉松山药条还挺新鲜的。”从义乌城区赶来的叶女士是铭悦红糖厂的老客,她在货架上熟练挑选心仪的产品,“还要寄给杭州的同学尝尝,到了红糖季,她们也惦记这一口。”

  记者看到,铭悦红糖厂有50余款红糖制品,除了山药条等新品,老姜红糖、陈皮红糖以及玫瑰、茉莉、红枣、枸杞等各种“养生”红糖产品颇受欢迎,红糖麻花、红糖酥饼、核桃糖、牛皮糖等都是老客的必选清单。

  在糖厂热气腾腾的车间里,两三名制糖师傅不停搅拌糖水、熬煮,随着糖汁越来越红,市民和游客兴致勃勃跟着制糖师傅“手动”加工糖勾、红糖麻花等。而厂门口一尊生动的货郎担雕塑喜迎八方来客,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鸡毛换糖”,从中体味义乌的红糖文化。

  “去年有个老客一口气订了4000斤红糖,说要寄给在加拿大的儿子,当地卖得很火。”金春萍说,通过以老带新,她家的红糖已“漂洋过海”销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线上的客户遍及全国,短视频、直播等引流效果不错,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电商。

  眼下,该糖厂的榨糖车间尚未开足马力生产,日均销售红糖已达上千斤。“现在产品不够卖,新品都不敢上线推广。等员工到位后,产能至少翻番。”杨倡春说,今年糖厂糖蔗种植面积增加了三四成,销售展厅也做了升级,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把义乌红糖名气做得更响,做得更久。”

  义乌红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新老糖农的传承与创新中,在产业升级和销售模式的更迭中,义乌红糖香气四溢。正如杨铭悦所言,“爸爸常说,只要做正宗,不愁没销路;线下加线上,红糖卖全球。20年前他用我的名字种下一颗‘甜蜜的种子’;20年后,它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我要做的,就是传承做好产品、诚信经营的义乌精神,像守护童年的糖梗田一样守护好这份事业,让红糖的香气继续飘向更远的地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红糖;义乌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作为“义乌三宝”之一,每到11月,义西糖蔗主产区红糖全面开榨,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