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取经”到“红火”,永嘉林坑风景别样好——

一场秋色“晒”出圈

字体:
—2025—
11/20
14:34:53
2025-11-20 14:34:53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金朝丹 永嘉融媒记者 郑璐璐

  “林坑晒秋,我们来打卡,随手一拍都很出片!”上周,在永嘉县岩坦镇林坑古村,来自乐清的章敏芝女士拍下了许多美照。因为好玩,这是章敏芝连续第三年奔赴“晒秋”,她组团18位亲友来打卡。“晒秋庆丰、古村焕彩”,当天,“林坑晒秋”活动启动,活动将持续到12月底。

  来林坑晒个秋

  时节已过立冬,在温润之州,秋色尚浓。林坑古村村口,红柿高挂枝头,红柿旁的墙壁上,辣椒和玉米勾勒出“来林坑晒个秋”几个大字,向四方游客发起邀约。

  应邀步入小村,村居沿溪两岸建造,高低错落的木楼前,村民用竹匾盛起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橙黄的南瓜,层层叠叠铺满院坝与露台。游客拿起两只小辣椒当耳饰拍照,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前,游人如织。

  这是林坑“晒秋”的第五年,如何推陈出新?

  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思广益,今年“晒秋”进一步创新场景业态,丰富活动内容,游客可多元场景解锁游玩新体验。

  如乡村大舞台、录音机年代主题区、林坑老茶馆、年代咖啡馆、谷物小火车等新增打卡点,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新潮也承载乡愁,可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在传统小吃街区,有永嘉麦饼、七彩素面、番薯枣等特色美食;非遗手作体验区内,游客能近距离感受打爆米花、捣糖等传统技艺魅力。

  今年“晒秋”还有一系列演绎活动,“晒秋”季的每周六周日,农民庆丰收巡游、农具走秀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将轮番上演。当地还挖掘岩坦镇特有的畲族文化舞蹈,楠溪武术表演、宋韵杂耍也被逐一呈现,游客还可以与“林坑晒娘”互动,参与竹竿舞游戏等。

  “活动正式启动前,一天就有1000多名游客,启动首日超过了5000人。”林坑村党总支书记毛苍河忙得眉开眼笑。

  沉寂古村“复活”

  毛苍河当了20多年村干部,也见证着林坑村的“起落”。

  林坑村始建于明朝,为毛姓宗族聚居地,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村内建筑为典型的浙南山地民居风格,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采用原木、山石为建材,不见一砖一瓦。小村素有“中国山地民居的博物馆”美誉,是中国景观村落。

  依托特色山居,从2005年开始,林坑村里办起农家乐和民宿,一度是楠溪江的热门旅游景点。“后来,其他村的农家乐民宿办起来,我们游客少了,生意也冷清了。”毛苍河回忆,2013年村内生意最红火,村民开出了48家民宿。2016年后,随着楠溪江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林坑因缺乏创新走下坡路。

  依托“晒秋”,林坑得以二次“出圈”。

  早在2021年,由温州市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指导,借鉴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林坑尝试“晒秋”。

  “去年晒秋,游客最多一天,有1.2万人。”毛苍河介绍,“复活”的林坑再次游客盈门,不少村民把关停的农家乐又开起来,大学生回乡创业。

  去年永嘉旅投和林坑村合作,探索村企合作,有效带动强村富民。一个多月的“晒秋”季,全村增收超千万元,村集体收入超70万元。目前村里有42家民宿,28家农家乐,当天村民们沿溪摆出40多个摊位,售卖农特产。

  50多岁的村民潘仙媚摊位前生意火爆,她售卖的番薯枣、红柿子格外畅销。“去年晒秋期间,卖了20多万元,主要还是靠卖的东西品质好。”今年“开摊”,潘仙媚全家齐上阵,还把在城里的孩子叫回村帮忙。

  半个月前,“80后”青年毛理进也回到了村里,将房屋打扫干净,开出小面馆。“平日在瓯北烧面条、做生意,晒秋就回来,家里生意更好。”“开业”首日忙不过来,毛理进叫来邻居们帮忙,他打算把弟弟毛理锋也喊回家,一起在家门口做生意。

  “晒秋”能否复制

  “活起来”的古村里,加入“新乡人”。

  “我去过全国很多地方考察,第一眼就相中了林坑。”来自湖北人的青年张扬,本月初,在小村开门营业“千山写真馆”,“晒秋”首日,张扬直言,生意好于预期。

  “晒秋活动结束后,我们打算拍一些视频,做乡村田耕方面的文创。”张扬和村民签下了5年房屋租赁合同,他的妻儿、妹妹都也一同搬到林坑生活工作。张扬是小村里首位前来扎根长期生活的“新村民”,他坦言:“林坑在网上很火。”

  从“取经”到“出圈”,“晒秋”模式能否复制?

  林坑“晒秋”有哪些经验,在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聪看来,其“出圈”,包括地理风貌适宜,场景业态创新,丰富了楠溪江秋冬季旅游产品等诸多因素。

  林坑“晒秋”,结合自身山地村落的结构特点,五彩斑斓的果实,与黑瓦木墙、青山绿水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丰收画卷。“晒秋”还在晒和美乡村、历史文化、长寿之乡的康宁,体现劳作、家庭幸福,展现年代乡愁记忆……

  近年来,永嘉岩坦镇源头村,岩头镇苍坡古村也举办“晒秋”活动,“收获”同样颇丰。李新聪认为,温州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上,可参考“晒秋”模式,但需具备有层次感的地理条件,深挖当地特色。

  当前,楠溪江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攻坚战已全面打响,作为楠溪江5A创建核心区域的重要节点,林坑古村以“晒秋”为契机,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提质、核心景观及业态进行系统性升级。如景区重点完成入村公路柏油铺设工程,同步新增小型生态停车场,通过“微循环优化+停车扩容”,有效破解以往交通拥堵难题,为游客提供“快进慢游”优质体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永嘉;晒秋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时节已过立冬,在温润之州,秋色尚浓。林坑古村村口,红柿高挂枝头,红柿旁的墙壁上,辣椒和玉米勾勒出“来林坑晒个秋”几个大字,向四方游客发起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