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以全国首家社区积极心理科普体验馆为阵地,推进积极心理服务,黄岩嘉盛社区——

从“心”出发,构建社区幸福生态

字体:
—2025—
11/21
09:06:13
2025-11-21 09:06:13 来源:台州晚报 记者 杨芳/文 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走访社区老人。

体验VR运动减压。

  2024年6月,全国首家社区积极心理科普体验馆——“嘉盛幸福之家”在黄岩区东城街道嘉盛社区成功落地。

  一年多来,嘉盛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嘉盛幸福之家”为主要阵地,将积极心理服务与社区常规服务全方位融合,联合专业社工机构、高校专业团队、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提供常态化、科学化的情感支持与心理引导,共同架构起社区幸福生态。居民从最初的不解与观望,转变为对心理课堂的“一呼百应”,越来越多的笑脸在社区绽放。

  专业赋能,守护居民心理健康

  幸福是什么?

  嘉盛社区的居民徐阿姨的答案是:“在这里,真幸福。”

  如此肯定的回答背后,是一个老人在社区的帮助下走出阴霾的暖心故事。2024年,徐阿姨的老伴去世。遭遇家庭巨变,原本性格热情开朗的她变得郁郁寡欢,足不出户,拒绝和人沟通。而她的儿女都在外工作,无法照料。

  嘉盛社区的专职社工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沟通。一开始,徐阿姨很是抵触。但在社工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徐阿姨终于同意尝试成为“嘉盛幸福之家”里的一名“共享奶奶”,带社区里的孩子们做活动。在孩子们的陪伴和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下,徐阿姨感受到自己的“被需要”,逐渐找回了晚年生活的意义。此后,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总能看到徐阿姨面带笑容的身影。

  “嘉盛幸福之家”藏着怎样的幸福密码?老年人关爱中心、VR运动减压室、心理测量咨询室等10多个功能空间,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搭建起了专业心理健康平台;来自永宁幸福中心、社会组织、社区合伙人的“积极心理”专业力量,为居民提供及时、科学的心理支持和引导;依托校社联动机制,社区与浙江大学、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商学院等多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引入学校教育资源,保障课程的专业性与多样性。

  “在这里,每个人的情绪都能被察觉和重视。”嘉盛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亦欣说,通过专业设备、心理服务提前介入,社区可及时引导居民宣泄情绪,从而有效避免一些小问题升级发酵。

  成立以来,“嘉盛幸福之家”已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活动百余场次、心理筛查189人,“一对一”开展危机干预5人,群众满意度达99%。

  携手同行,点燃志愿服务活力

  “嘉盛幸福之家”周末日均预约量超过100人次,开设的心理课程一经推出就被抢空;“解压嘉年华”活动,帮助社区居民释放压力;一场“重启人生主题拍卖会”活动,带着未成年人直面内心需求并思考人生价值……嘉盛社区一年举办活动超过300场,几乎天天都有活动。

  与“300”这个数字对应的,却是仅14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如何解决社区工作者人手不足的问题?“在我们的背后,是23支志愿服务队伍,20个社区社会组织,1210名注册志愿者的鼎力相助。”陈亦欣介绍,其中,既有积极服务“小候鸟”们的“七色彩虹”志愿服务队,也有社区最灵敏的“雷达”星火骑士团,还有由孩子们组成的“小青橘”志愿服务队。

  在1210名注册志愿者的活跃下,社区居民携手同行向着“幸福”奔跑。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嘉盛社区社工了解到卢先生和女儿的家庭纠纷:女儿小卢背着父母为主播充值数千元,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父女之间爆发了矛盾。

  此后,一个名为“护‘梅’花开”的长期志愿服务从此开启:社工联系公安部门帮助追回直播打赏钱款—党员志愿者主动结对帮扶家庭—心理咨询师以笔代说分别给父女俩心理辅导—居民志愿者为小卢提供学业辅导助她重燃学习热情—专职社工定期上门探访。

  “谢谢。”当听障人士卢先生用手语表示感谢时,定期上门探访的社区专职社工脸带笑意连连摆手。

  为感谢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嘉盛社区推出了“i嘉豆”志愿积分兑换机制,以“小积分”撬动“大服务”,让志愿者的每一份付出都“看得见、有回报”,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温暖活力。

  如今,嘉盛社区发挥“嘉盛幸福之家”这一独有阵地的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温度,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处发力,孵化出关注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少年π无限能力探索营”、助力老人快乐养老的“Emo退退退——老小孩心事清零计划”、聚焦家庭关系的“‘好好爱,慢慢说’亲子关系疗愈项目”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从一个人的笑容到一个社区的福祉,嘉盛社区用行动证明:最好的服务是走进“心”里,最实的基层治理是温暖人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社区;黄岩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居民从最初的不解与观望,转变为对心理课堂的“一呼百应”,越来越多的笑脸在社区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