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联合在海曙区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举办“垃圾分类走进历史文化名城”主题活动。活动别出心裁地将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与历史文化保护深度融合,邀请市民走进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可感、可知可玩的沉浸式体验,见证绿色治理与文脉传承共同赋能城市美好生活。
据了解,我市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一直注重挖掘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的相通之处,着力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从理念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古人讲究‘物尽其用’,这恰恰体现了最朴素的资源循环利用理念。”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指着展板介绍,“比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中的砖瓦复用、器物修复,都与我们现在推行的‘垃圾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一脉相承。”
在“名城守护拼图墙”互动区域,市民们通过翻转拼图,拼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图片,每次翻转都展现了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从古到今的发展。“这个设计太有意思了!”正带着孩子参与体验的陈女士表示。
现场的“旧物新生”创意工坊区也人气十足,这里不仅教授旧物改造技艺,更传递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理念。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将旧报纸、旧书籍改造成花瓶,旧布料变身环保袋。“我要用这个自制的环保袋,代替塑料袋装东西!”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甬流传物”循环市集则巧妙融入历史街巷,让闲置物品在历史街区中流转起来,演绎着“物尽其用”的传统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这些互动场景不仅让垃圾分类及历史文化保护“可知可感”,更让市民在参与中体验到环境改善、文化传承带来的美好体验。
活动主办方表示,选择在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举办这场活动,通过将垃圾分类融入历史文化名城场景,让绿色低碳行动更具文化内涵。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