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我省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开考

操作技能与人文关怀均纳入评分范围

字体:
—2025—
11/24
07:30:56
2025-11-24 07:30:5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朱平

  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记者 朱平)23日,浙江中医药大学迎来我省首场长期照护师初级工(五级)职业资格认定考试。327名考生齐聚于此,通过理论与实操的双重检验,旨在获取这一新兴职业的“通行证”。这标志着我省在加快推进专业化、规范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

  长期照护师是指运用生活照料及基本护理知识、技能,在家庭、机构等场所,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并承担相关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本次考试采用国家统一开发的权威考试题库,以闭卷机考和现场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参加首场考试的考生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1岁,30至50岁考生占比达56%,95%的考生来自各类养老机构。

  记者在实践操作考点看到,14间考站被精心布置为模拟失能老人的各类生活场景。考生需在45分钟内完成包括翻身移位、进食辅具指导、应急处理、生命体征测量等在内的8项操作。考官要全程关注每一个细节,从操作技能到人文关怀,均纳入评分范围。

  省医保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重要配套。设置严格的实操考核,旨在确保未来的长期照护师能为失能人员提供安全、舒适、有尊严的专业服务。

  数据显示,浙江长护险参保人数已超5000万,基本实现全省覆盖,但专业照护人才不足制约着服务质量提升。“长期照护师兼具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心理疏导等多重职能,这个职业的规范化发展将让长护险待遇真正落地见效。”该负责人补充道。

  本次考试总考官、浙江中医药大学浙里中医康养产业学院院长何桂娟教授透露,除了技能考核,职业素养与人文关怀是贯穿全程的“隐形考点”,和失能人员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也是考察重点之一。

  杭州市共有200余人报名参加本次首考,市医疗保障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杭州一线长期照护师缺口较大,且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长期照护师认证将破解这一困境,通过规范化考试筛选专业人才。我们还将与人社部门联动,完善职业激励机制。”

  据了解,本次考试成绩将于11月底公布,合格人员将于12月中旬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下一步全省范围内还将增设分考场,持续为浙江长期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长期照护师;考试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