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记者 全琳珉 何贤君 通讯员 市闻)“以前一个礼拜接不了一个单子,上门客户都少得可怜,现在客户多很多啦!”最近,义乌老板林挺国看着多起来的订单,乐开了花。
自从接受当地有“义乌锁王”之称的义乌林氏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小明的帮助后,林挺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完善产品款式。他不仅与一名中东客户谈成了一笔千万元的生意,为中东市场重新开设了一条生产流水线,还在当地办起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客户群体日趋稳定。
林挺国与林氏锁业的这段“佳话”,未来将会在更多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复制。
11月24日,浙江在义乌召开全省“大企帮小店”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暨“小个专”党建工作推进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为推动个体经济迈上新台阶,浙江将更大力度开展“大企帮小店”行动,通过技术帮、市场帮、平台帮、产业链帮,进一步构建“大企引领、小店繁荣、双向共赢”的经济生态。
我省是个体经济大省,拥有740万户个体工商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70%。这些“小店”虽贴近百姓生活,却长期深陷资金与技术力量薄弱、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影响力小等多重困境。
为破解这种局面,“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应运而生。该行动旨在推进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让大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品牌等优势,个体工商户发挥贴近市场、直接服务百姓的优势,推动两者之间资源精准对接、优势互补。
自去年在全国首创开展该行动以来,浙江已累计促成1728家大企业结对10.94万户小店,成效显著。比如,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通过共享厂房、设备和技术团队,让9家个体工商户承接非核心加工环节,不仅让企业管理成本降低30%,更让其中一家加工厂年产值从80万元跃升至700万元。
据了解,接下来开展的“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将在此前的基础上迭代升级——不仅要深化产业链协作,还要推进组团式帮扶。比如针对一地的产业链特色,推动当地个体工商户以共享生产、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产业链体系,实现上下游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互利共赢。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推动大企与小店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共赢,让个体经济这一“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更具活力,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