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鸭毛价格超过了鸭肉 羽绒服“涨声”一片 谁在推高“冬日战袍”的门槛?

字体:
—2025—
11/27
13:54:57
2025-11-27 13:54:57 来源:每日商报 记者 朱慧丽

  鸭毛价格甚至超过了鸭肉,一件羽绒服的填充物成本在短短数年间翻了几番,但这远非羽绒服涨价的全部真相。

  今年第一波寒潮刚过,羽绒服随之开启了一年一度的热销季。近期,“羽绒服出厂价已逼近千元” “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让不少网友直呼买不起。

  这场涨价潮究竟是原料炒作的短期狂欢,还是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近日,记者走访产业链上下游一探究竟。

  涨价声中藏分化 千元以下仍有选择

  作为全国闻名的“服装批发风向标”,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不仅是熙来攘往的服饰集散地,更像一块精准的“行情晴雨表”,终端市场的冷暖变化都能在这里清晰显现。

  上午十点左右,杭州四季青服装城新中洲临街店铺“FF”门口已经堆了上百个待发货的羽绒服包裹,店员站在门口拿ipad核对着发货清单,小哥手脚麻利地打包订单。老板娘朱姐是温州人,2000年来到杭州四季青老市场做羽绒服生意。谈起羽绒服涨价现象,朱姐说道,“我们家羽绒服填充的都是新国标90%鸭绒,今年原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不过我们的一件羽绒服的批发价相较去年贵了70到80元,远没有网上传言涨了两三百元那么多。”

  目前朱姐店里羽绒服的短款均价在470元左右,充绒量在200至240克之间;长款羽绒服的均价则在560元左右,充绒量约为280至300克。

  尽管有着25年的深厚业务积累,朱姐坦言,今年羽绒服生意的前期状况确实不如往年好。“你别看现在店里人来人往,但实际上总订单量较去年同期缩减了30%,后续生意走向,还得看天气转冷的程度。”

  女装羽绒服商家杜姐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原料涨价只是因素之一,衣服的做工成本也不容忽视,今年人工费也涨了。”她认为多重因素共同推高了羽绒服价格。

  而在四季青一家羽绒服源头工厂店,店员欢欢(化名)则表示今年店里的羽绒服还没有上调价格,鸭绒羽绒服的售价基本和去年持平,“反倒是鹅绒羽绒服去年进货价都要到1000元,今年价格下调了一些。”

  线上平台数据也证实了千元以下羽绒服仍有丰富选择。波司登2025年冬季新款短款鸭绒羽绒服,绒子含量90%,充绒量99—173g,淘宝旗舰店券后699元起;鸭鸭珠峰系列锁温羽绒服,绒子含量90%,鸭绒充绒量172—248g,券后价格699元起。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上架销售的羽绒服填充料大多是七八月份或者更早生产的羽绒,十月、十一月的价格波动不太会影响到这一批的羽绒服,但也可能存在部分商家借机涨价的行为。

  鸭绒吨价涨至高位已多时

  原料企业有意控制采购订单

  羽绒服终端价格温和,那羽绒原料的涨幅究竟几何?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羽绒原料厂商。作为“世界羽绒之都”的杭州萧山,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全国的80%,扎根行业37年的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三星)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这家创办于1988年的老牌企业,七成业务聚焦羽绒销售,三成涉足羽绒加工与自主品牌运营,其发展轨迹与行业行情紧密相连。

  “今年上半年鸭绒价格最低约40万元/吨,最高点已逼近60万元/吨,涨幅高达50%。”浙江三星常务副总经理毛凤伟透露,回顾近十年行情,鸭绒价格谷底出现在2020年,约15万元/吨,2009年企业曾以8万元/吨的价格卖过鸭绒原料,“鸭绒的价格并不是一下子涨到这个价位,2024年白鸭绒最高价已经在58万左右/吨,但合理的价格区间应在30万—40万元/吨”。

  据权威行业平台羽绒金网的数据,截至2025年11月24日,90%白鸭绒价格为564.06元/公斤,同比上涨11.91%;90%灰鸭绒价格为546.68元/公斤,同比上涨14.19%。从实际市场数据看,鸭绒价格确实呈现上涨趋势。

  冬季本就是羽绒需求旺季,供需紧俏进一步助推价格走高。“现在鸭绒价格比股票还刺激,一天一个价,谁都不敢多买多囤。”杭州市萧山区新塘羽绒园区一家原料厂负责人坦言,不过得益于羽绒采购多在八九月份启动,10月后的价格上涨对企业影响有限,交付仍按下单时价格执行。“鸭绒现在是有价无市,这段时间我们也不太敢再接新的鸭绒订单。”

  价格上涨也直接带动库存消化,毛凤伟直言,今年鸭绒上下游流通库存已近乎售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原料价格因素,今年超长高温天气也对订单节奏产生影响,浙江三星10月前的订单量较往年减少约10%,但进入10月后订单猛增,发货量从上半年日均不足10吨,跃升至冬季日均超20吨。

  面对当前羽绒行情,浙江三星也在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我们会主动向客户推荐鹅绒产品,通过让利5%—10%的方式引导需求。” 毛凤伟表示,尽管鹅绒价格更高,但其品质已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这一调整也契合行业消费升级趋势。

  鸭肉价格走低 供给持续收缩致鸭绒价格上涨

  近几年鸭绒价格为何持续攀升?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负责人祝炜一针见血:“当前鸭绒价格高位运行,核心原因是鸭出栏量显著下降导致鸭绒减产,以及养殖企业原料毛定价上涨亦推动了鸭绒价格上涨。”

  这一供给收缩的背后,是养殖端的结构性调整。去年至今年猪肉价格持续走低,消费者蛋白消费重心重新向猪肉倾斜,导致鸭鹅养殖利润被压缩,屠宰行业因为受制于鸭肉的价格,有意控制鸡鸭养殖量。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10月末,全国商品肉鸭存栏同比下降18%,种鸭存栏降幅更是超过20%。

  毛凤伟从微观经济角度进行了补充:“一只鸭通常只能产出2两毛,以往正常售价约3-4元/只,现在已经涨到至少5-6元/只,鸭毛价格甚至可能超过了鸭肉本身。”毛凤伟说,鸭毛在养殖户整体收益中占比较低,即便价格上涨,养殖户也不会为了鸭毛而扩大养殖规模,此前全国日均鸭苗投放量约1200万只,如今已缩减至八九百万只。

  对于后续绒价走势,祝炜表示:“今年10月羽绒价格涨幅明显,11月已经处于稳中有降态势,后续价格还要看市场供需变化情况。”

  一羽绒原料厂负责人表示一件羽绒服毛成本中最透明的便是羽绒原料,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一件充绒量200g的羽绒服来说,假设最初90%白鸭绒是400元/公斤,1g鸭绒4毛钱,那么这件羽绒服的填充物成本就是80元,那当鸭绒原料涨价至600元/公斤,羽绒服的填充物成本增加40元涨至120元,而鸭绒原料早已处在价格高位,它的波动导致现下羽绒服价格上涨相对有限。

  “期货模式”订货对冲风险

  品牌高端化提价羽绒市场

  尽管原料价格高企,不过羽绒企业通常是提前采购原料,通过“期货模式”相对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风险。

  “企业一般是根据去年的市场需求提前订购原料,比如今年8月就已签订明年的订单,虽不依赖现货采购,但原料高价仍会带来一定成本压力,服装企业在接单和补货时需更为谨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羽绒行业协会会长傅妙奎解释道。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从 438.6元升至656元,2023年普遍涨至500—800元,2024年延续涨势,其中1000—2000元价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同比提升 1.82个百分点,涨幅最显著,0—500元、3000元及以上价位市场占有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品牌羽绒服价格近几年为何一路上升?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除原料成本波动等客观因素外,一切都要从2018年加拿大鹅打进中国市场说起。当年,加拿大鹅羽绒服以“万元级定价+手工制作”的高端品牌叙事切入中国市场,开业三天热门型号就全部售罄,这种市场热度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国内消费者对羽绒服的价格认知。

  看到加拿大鹅掀起的贵价羽绒服风潮,国产品牌纷纷开启高端化之路。2019年波司登推出新一代轻薄羽绒服及高鹅绒冲锋衣,2021年高梵推出超千元的“黑金系列”鹅绒羽绒服,2022年鸭鸭紧跟行业升级趋势推出Goose系列鹅绒服……

  国内品牌高端化转型后,除了因填充物从鸭绒升级为鹅绒提高服装成本,还研发防风防水、静音等功能性面料,这些升级的原材料和工艺都使得生产成本上升,最终传导至终端售价,促成了国内品牌羽绒服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春节因闰月原因推迟至2月中旬,这为羽绒行业带来了意外利好,羽绒销售季较往年延长了20多天。

  “以往羽绒服热销款即便卖得再好,也很少加单生产,因为生产周期结束后已过销售旺季,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而今年的‘晚春节’,给了热销款二次加单生产的机会。”傅妙奎表示,不过今年羽绒服最终的销售行情,仍取决于冬季天气的寒冷程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羽绒服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今年第一波寒潮刚过,羽绒服随之开启了一年一度的热销季。近期,“羽绒服出厂价已逼近千元” “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让不少网友直呼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