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张晓燕 费文华)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湖州分行在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和湖州银监分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围绕实体经济创新”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湖州市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主线,1~11月累计投放人民币各项贷款逾300亿元,致力于服务好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产业、重点客户和民生、小微等领域,并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创新,努力实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与自身全面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
把规模做大 扶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
紧盯湖州市“六重”清单,强化银项对接,加大资金对基础设施、城市有机更新、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力度,着力扶持上市企业、“金象金牛”培育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深耕首套房、住房改善、家装、大件商品购买、日常消费、个体经营等民生领域,重点支持居民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和经营类贷款、分期付款等金融需求,相关信贷业务总量首破百亿大关。
以市政府“百名行长进千企”深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对接全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继续在信贷流程、授信核定、适用产品、业务权限设置、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置,全面实现小微金融工作的转型升级。
把创新做活 增添经营转型发展动能
牢牢扣住湖州市实体经济发展重点,深化金融供给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比如,工商银行湖州分行主承销的5.14亿元“湖州公积金2016年第一期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支持证券项目”,3月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此举系住建部和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首批试点公募公积金资产证券化项目,是试点地区唯一由商业银行作为总协调人的公积金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是全国首单非省会城市公开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又如,首次以资产证券化方式办理的“德清县水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水利资产证券化项目”4月份顺利过会、5月份完成资金投放4.5亿元,以创新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了企业需求,盘活了存量资产。
把结构做优 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借助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契机,制定《2016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活动实施方案》,主动推进信贷与投资结构调整,绿色信贷客户贷款余额近200亿元。
严格执行绿色信贷分类标准,按照企业或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及其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大小进行分类;将“环保一票否决制”和绿色信贷管理要求,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确保客户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合规性、合法性。
加快绿色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创新应用“小贷通”“商贸通”“快捷贷”“固贷通”“网贷通”“抵押物余值项下信用贷款”等小微特色产品,推动流动资金贷款网络化,并参与市科技局发起的科技保证保险贷款业务,为轻资产型绿色科技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渠道。
同时,加快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出清僵尸企业步伐,尤其是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实施特别授权予以周转,还通过破产退出和核销清收程序,妥善处置僵尸企业风险贷款,从而以优化结构的路径,为绿色金融提供发展潜能。
把风险做小 切实维护良好金融生态
贯彻“控制实质风险”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组合拳,加强风险防控,坚决打好资产质量的保卫战、攻坚战、持久战“三大战役”。
保卫战做好防守,严格客户准入,从源头上把控风险。攻坚战抓好清收,加强专业力量,落实不良贷款、账销案存的清收处置。持久战练好内功,采取有效风险防控措施,提高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各类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研究探索风险规律,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信贷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教育,塑造良好的信贷文化;并且,依托上级行系统力量,根据综合贡献度,对不同客户给予差异化定价,并对定价进行风险动态调整,实现最佳平衡。
截至今年11月末,工商银行湖州分行不良贷款率仅0.88%,继续处于当地同业较低水平,为维护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出了应有贡献。
把成本做低 认真践行大行社会责任
树立“帮企业,就是帮银行”“企业好,银行才能好”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公开规范收费项目、帮扶困难企业等方式,积极落实市政府“降成本”要求。
根据企业信用风险水平,合理确定利率水平,继续加强LPR的推广应用,丰富以LPR定价的贷款期限和品种,扩大LPR定价贷款规模与占比,逐步实现贷款定价由盯住贷款基准利率向市场化利率的转变。
切实贯彻市政府《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三十六条》号召,增强规范服务收费意识,严格执行收费管理规定,确保按价目表规范收费,按规定合理减费让利,坚决杜绝违反“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等监管政策及价目表的行为。持续做好服务收费事前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服务收费相关规章制度、协议文本的合法合规审查,提升服务收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水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