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王力中 俞思衍 记者 王庆丽)一进腊月门,转眼便是年。临近春节,整洁美丽的德清城乡,大红灯笼处处高挂,福字春联墨汁飘香。城乡居民们忙着打扫家园、置备年货、欢度新春。
“给我也写一副春联……”在不久前举行的莫干山镇年俗文化节上,免费写春联的两张桌子被赶集的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条近千米长的老街,两边摆出了上百个摊位。除了打年糕、做圆子、制礼糕等具有山里年味的工艺展示外,南路舞龙、十样景灯等民间艺术也轮番上演,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勾垒城头渊源长,腊月年糕米酒香。这几天,新安镇城头村从早到晚,村民们年糕打得热闹。“我就拿了30斤糯米粉,以前过年都要打100斤左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年糕就是个回味。”说话间,一桶蒸熟的年糕端上来,大人、孩子们拿着一小团年糕先尝了起来,主人笑着请大家都尝尝。
年糕在城头村有个典故。据说,城头村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粮仓。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困守城中,炊断粮绝,掘城墙三尺,发现了用糯米粉做的城砖,全城百姓得以救活。此后,村民每年都在农历腊月二十前后打年糕纪念,年糕文化流传至今。
年糕的故事还在耳边,德清东部新市镇的羊肉宴已经弥漫在古镇街头巷尾。新市的羊肉黄酒文化渊源深厚,春节前宰羊吃羊血、品黄酒也就成了一道风景。
1月20日,当地栎林村冯兴华家,平时在外上班、学习的亲人都聚在了一起。已经四代同堂的老冯格外开心,又是宰湖羊,又是做圆子。“来,把这些煮熟的羊血送到村里的敬老院,让他们也补补身、暖暖胃。”
栎林村在南朝时出过一位皇后,至今家家户户都非常注重家训家风传承。老冯说,这次摆全羊宴,除请村里的长寿老人以及左邻右舍外,特地请来镇上的文化人,写福字、春联给村民,并教孩子书写家训。
没有明星,也没有华丽的舞台和炫目的灯光,有的只是洋溢着家乡风情的乡土表演。从元月以来,德清农村的文化礼堂里,一台台由当地村民精心编排的“村晚”次第上演,笑声、掌声不断传来。“自家门口的‘村晚’,一点不比电视上演得差,演员们还是身边人,身在晚会现场的我们感到特骄傲、特幸福。”60岁的舞阳街道上柏村村民朱春风说道。
这些年,德清加大农村文化礼堂等硬件建设投入,注重激发村民们的文化自觉。如今,无论是从山区还是平原或者水乡,村村有舞台,镇镇有“村晚”。据初步统计,元旦至今,各村自发加上镇、街道、部门、团体等组织的文艺演出,大大小小的民俗文化活动已经超过200多场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