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县委报道组 张泽民)走在长兴的农贸市场里,不难发现草莓和以往有些不同——每一篮草莓都有一张“合格证”。据悉,长兴全县99个草莓种植户如今都用上了合格证。通过这张证书上的生产信息,消费者就能找到对应的农户。
不单如此,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还在长兴实现了对农业产业的全覆盖。作为浙江首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县之一,长兴早在去年8月就启动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工作,共发出了29万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经过近半年时间,参与试点的规模农业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从最初的30家增加到了42家,今年计划印制合格证70万张。
“别小看这张小卡片,要想获得它可不容易。”在长兴新欣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殷方林指着正在装盒的草莓说,无论是散装卖的,还是礼盒包装的,基地里的草莓都得经过自检、委托检测等多道把关后才能贴上合格证上市。
说着,殷方林拿起手机扫了一下合格证后面的二维码。除了农场的基本信息外,手机上还显示出了这一批草莓的其他详细信息——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用药、什么时候采摘、什么时候检测、什么时候上市等,一目了然。
有了合格证就多了一份信用背书,让农产品身价倍增。长兴洪桥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社长卢新权告诉记者,自从他们在精品礼盒中放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客户对他们销售的螃蟹更信任,也更卖得动。“一张合格证却能成为产品销售的一个利器,简直不敢相信。”卢新权说。
“尽管合格证制度在工业产品管理中并不陌生,但应用到农产品管理上还是首次。”长兴县农业局工作人员金继昌说,他们对蔬菜的农残检测每天都在基地自检或委托所在乡镇进行检测,杜绝农残超标的蔬菜进入市场销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