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高晓晓) 在建德市钦堂乡,90后“粮二代”王运眼下正憋着一股劲,“要把去年丢的面子、里子都找回来”。她忙着春耕备耕,准备播下自己一年的愿望——让自家1700亩稻田平均亩产增加100公斤。
王运的这股劲头,还要从她之前搞观光农业栽过的跟头说起。去年是王运正式搞“农业+旅游”的第一年。大学毕业的她不甘心和父亲王建坤一样,只靠卖稻米赚点微薄利润。于是,她说服父亲,在稻田种彩色稻,将一产三产融合。
红的、紫的、黄的、黑的……去年7月到10月,王运家的稻田里五彩纷呈,彩色稻绘成了一幅幅图画,吸引游客1.5万人。
可让周边村民奇怪的是,王运非但不收门票钱,还为游客提供插秧、割稻等农事体验,孩子们还可以在稻田里学扎稻草人。王运说,自己搞观光游吸引游客,是希望大家在体验中了解她家的无公害大米。“我家的米不抛光、不打蜡,用农药、化肥也规范,包装上还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二维码,品质可靠。”王运说,去年她在田头就卖掉了上万斤大米,虽然不多,但也算开了个好头。
可不曾想,等到稻谷收割时,父女俩却傻了眼:平均每亩产量足足比前一年少了100多斤。王运说,即便按最低收购价来算,单单减产这一块的经济损失就达几十万元。
原来,王运和父亲一门心思搞观光农业,因精力有限,生产都交给了雇来的工人。这一大意,稻田管理不到位,产量也下来了。父女俩好一阵气馁:这点收成别说赚钱了,想保本都难。
虽说栽了个大跟头,可王运并不服气。今年春耕备耕时,王运和父亲一合计,觉得搞观光农业没有错,关键是既管好生产,又做好经营。“毕竟,种粮的效益很有限,要产生附加值还得通过观光农业,打响我们的大米品牌。”王运说。
于是,今年王运和父亲进行了分工。“父亲抓日常生产,我搞经营。”王运说。王建坤和女儿明确了各自的任务:父亲严抓水稻生产,今年目标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女儿则要在品牌经营、观光农业上有新发展,游客量少说也得比去年翻一番。
“单单把游客引来可不够,还得有实打实的效益。”王运想着打造自家的品牌生态米。她准备划出一片稻田,发展稻鳖共养模式,通过生态种养模式向游客展示生态大米,“让更多游客不单来了、玩了,更要带走我家的大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