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走进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溪街道,治理后的沟渠水流清澈、岸边环境整洁,和之前杂草丛生的场景相比真是“变了模样”。记者从湖州开发区治水办获悉,得益于全民监督和制度“篱笆”,湖州开发区24处劣V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据介绍,湖州开发区去年消灭21条劣V类水质河道,实行劣V类河道清零。今年3月,全市剿灭劣V类水战役打响以来,该区以城市区域景观河道、水池、沟渠和农村区域房前屋后的水潭、渠道等小微水体为重点,实现劣V类水体全部剿灭。
“我们以城乡环境整治投诉平台为载体,邀请全区群众担任‘剿劣哨兵’,发现任何水体问题都可随时举报。”治水办工作人员史晟说,在社区、行政村以及人口密集的广场、公园等地,竖立100多块公布投诉平台牌子,通过群众共同监督,让污染第一时间被揪出并得以解决。
除了依靠群众力量,今年3月,湖州开发区还相继出台《湖州开发区“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湖州开发区基层河长巡查工作细则》等,扎牢制度“篱笆”。每个月对基层河长履职情况和各街道、村、社区环境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并召开环境点评会,曝光环境污染照片。
通过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每周检查、挂号销号等一系列剿劣行动,湖州开发区一处处小微水体换“新颜”。“经过两轮排查,确定409处小微水体。其中,经检测确认劣Ⅴ类并报省挂号的有24处,目前已全部治理完毕。”史晟说。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州开发区Ⅲ类以上水质河道占比,从2014年初的不到30%提升至66%,劣Ⅴ类水质河道全部消灭; 5个国控、省控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 1个市控断面达到Ⅲ类水质,全部符合功能区考核要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