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张啸松 许旭 记者 翁杰) “我们要确保村口污水处理终端排出的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近日,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老虎洞村党总支书记朱明昌又一次来到村口,对污水管网、处理池进行取样并送去实验室检测。不单单是朱明昌,这已经成了长兴许多村党支部书记每月的“规定动作”。
作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长兴较早完成了所有村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工程。然而,庞大的乡村污水管网和处理池涉及17个乡镇(街道、园区)的6万农户、437个终端口,如何运维好这个系统成了难题。如今,长兴借鉴河长制经验,创新推出了污水处理终端站长制,明确县、乡(镇)、村三级站长,做到“一点一长、持证上岗”。
长兴还实行县、乡、村站长三级联动,部门站长不定期抽查,乡镇站长统筹做好辖区维护,村级站长一日一巡查、一周一报告、一月一检测。长兴县住建局公用事业管理处主任张燕飞介绍,村民也参与了督查,发现问题与污水处理终端站长直接联系。
为了让站长巡逻更高效,长兴还搭建了智能化的运维中心。现在,通过长兴县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中心,437个污水处理终端的情况都可实时查看。一旦出现问题,运维中心可以启动24小时故障自查系统检测,普通的小故障系统能自动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则由站长负责督促运维中心跟进维修进度。
“站长巡+智能检”,长兴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管理不再难。据介绍,目前长兴16名县级站长、16名镇级站长、159名村级站长均已上岗,运维中心的终端自动检测覆盖率超过80%。如今,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简单的小故障只需30分钟,一般的修复工程也不超过3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