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5000多名“河长”呵护城乡水环境 湖州探索建立“五位一体”河长制体系
2017年08月28日 10:31:59 来源: 湖州在线

  湖州在线讯 作为湖州开发区龙溪街道吴家坝河的一名村级“河长”,昨天上午,王建夫又一次来到自己的责任河道查看情况。沿着河边,他一边仔细查看,一边把检查情况记录在手机上的“河长APP”里,做好当天的巡河“功课”。

  如今在湖州,像王建夫这样的“河长”共有5000多名,守护着大大小小的河道水系。今年是河长制工作在全国推行的启动之年,我市确立了2017至2020年河长制工作目标,明确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强化河道立法和执法监督6大主要任务。

  “自2013年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我市基本形成了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管理网络。”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市共有33名市级“河长”、 185名县区“河长”、2045名乡镇级“河长”和2910名村级“河长”。

  为实现所有水体河长制全覆盖,今年以来,我市利用全面全域剿灭劣V类水契机,全面推动河长制扩面提升,将管理触角向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设了4733名小微水体“沟长”“塘长”和“渠长”,确保小微水体有了贴身“管理员”。据统计,各级“河长”共出动巡查超过10万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数百个。

  河长制工作不断深化,有力助推了我市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依靠群众力量的“民间河长”在我市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民间河长”、河道志愿者6000余名,部分县区还推出了志愿者“护水队”、妇联“河保姆”、乡贤“兜长”等多种护水模式。

  得益于河长制的长效管理,今年上半年,我市打赢了首场剿灭劣V类水战役, 1752个挂号问题小微水体全面完成整治销号,全市77个县控以上监测断面100%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比去年同期上升6.5个百分点。

  “科学规范的河长制体系,不仅让湖州处处碧波荡漾,也为全国各地推行河长制提供了宝贵经验。”该负责人说,接下来,我市将建立健全河长标准化制度体系,配套搭建河长辅助体系,鼓励“企业河长”“民间河长”“河小二”等社会和民间力量参与,探索建立立法、标准、制度、智慧管理和公众参与“五位一体”的具有湖州特色的河长制工作体系。

标签: 长制;水体;湖州;河道;治水;志愿者;长制工作;管理;民间;水环境...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