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湖州一6岁男孩被狗咬13天后去世的新闻上了热搜。
据《1818黄金眼》报道,9月5日,湖州一个男孩在家门口被黄色土狗咬伤多处(右眼、右腿),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了伤口处理,并先后接种了 3 针狂犬病疫苗。就在第四针疫苗还差两天的时候,也就是9月19日0点30分,男孩因病情恶化去世了。
9月20日,南浔卫计局向湖州市卫计局申请专家会诊,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发病经过,临床诊断为狂犬病。
为什么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还是会发病?
可能人体内 还没产生足够的抗体
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和计生局朱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狂犬疫苗是,要连续打几针的,整个打针期是一个月,不是打一针,要连着打几针,是产生免疫力的过程当中已经发病了,这个病是死亡率最高的,只要一发病,目前国际上都救不了。这个病潜伏期短的几天,长的要几年,假如潜伏期长的,狂犬病疫苗打了就有效果,潜伏期短的话,产生效果之前就发病,一点办法没有。”
狂犬病疫苗注射每多打一针
都是在加强保护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黄世恩说,目前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流程有两种:4针法和5针法。其中4针法指接种当天注射2剂疫苗,第7、21天各注射1剂;5针法则是在接种当天、3、7、14、28天各注射1剂疫苗。
4针法或5针法,每次打的疫苗都是一样的,不过要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加强,人体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黄主任认为,一般来说,全程打完疫苗后,狂犬病的发病率是很低的,但是也不排除例外。不过像这样还没打完就发病的病例,的确是比较少见的。
受伤部位为头面部
可能是发病快的一个原因
“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打完一剂疫苗后,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才会产生抗体,这个时候如果抗体浓度不高,而病毒毒性又比较强的话,是有可能在狂犬病发作,出现这次的情况的。”
根据报道,6岁男童的受伤部位为右眼。而这个区域神经分布密集且复杂,可能是狂犬病潜伏期短、发病快的一个原因。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若伤口在面部,则可能很快就发作。而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需1-2周的时间,狂犬病病毒最短潜伏期和产生抗体的时间相近。
有研究表明,头面部暴露后患病风险高达15%-80%,其次是手臂和手指10%-40%。
针对头部被咬伤或抓伤等高风险情况下,建议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中和局部残留的病毒,降低病毒量,而且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半衰期14-21天,为诱发主动免疫赢得时间。
被狗咬伤后
打狂犬病疫苗越早越好
在狂犬病发病的潜伏期内,是看不出什么征兆的。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2到3个月,最短5天,长的话要好几年。从打完疫苗到产生抗体,需要时间,如果接种不及时,很有可能阻挡不住狂犬病毒的入侵。
因此,黄主任告诫大家:“被狗咬伤后,要尽早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打狂犬疫苗越早越好。”
毕竟,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100%致死的急性传染病。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而中国报告的病例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