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黄莺)好竹子做出好扇骨,好扇骨才能有好扇子。好的匠人更是让外国人看花了眼。
近日,杭州北山街道金祝社区全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王荣龙,为一群来交流的外国大学生们上了一堂关于竹子的交流课,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留学生们,直呼“Cool,so cool。”(酷,好酷呀。)每位留学生还得到了王老师送出的刻有G20标识的半成品扇骨一把,好多外国留学生还打听起了怎样能学好学精做扇骨这回事,期望以后可以自己做把属于自己的扇子。
而一直自学各种和竹子有关的技术的王荣龙则说:“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竹子一定能玩出花来。”
其实,早年王荣龙的专长还不是玩扇骨,他的专长是玩竹子模型。
“我是1959年生的,16岁去临安下乡了,那会业余时间比较无聊,我就自己琢磨着玩竹子。”王荣龙说,先做鸟笼,后来有附近的人请他用竹子做了一副麻将牌。没有师傅,就自学,没有工具就自己做。
回了杭州,城区的竹子少了,“工地的脚手架很多是竹子搭的,等拆脚手架时我就去讨一段竹子来。”他说只有小臂长的竹子足够他玩上几个月了,“拉成丝、劈成片都要研究的,还要改良工具呀。”
而把竹子玩出艺术感,则不得不提到王荣龙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
“我当时在机床厂做钳工,想送女朋友一件特别的礼物。”王荣龙说,他用竹子做了个迷你小亭子,叫清风亭,门窗都可以打开。
后来学建筑的女友,变成了老婆。“小兄弟们一起装修房子,看到我爱人订的建筑杂志上,有张加拿大水上食品中心金银坊的图,大家都说好漂亮。”小兄弟们打了一个赌:王荣龙能不能做出个迷你的金银坊?王荣龙说4年就能做出来,做不出来请兄弟们喝酒。
一个小指甲盖大的竹窗子,削竹、拼接、粘贴、上漆,有几十道工序。制作微观竹制品的工具,他就有上百件。每天用业余时间做三四个小时,到了1992年,4年零一个月时,金银坊完工了。这个作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卖出了2万多元的“奢侈品价”。
1993年,王荣龙成了杭州民间工艺大师。
现在,他主攻的竹制品方向变成了主攻扇骨,工作室也从刀剑扇博物馆搬到了安吉。
“扇骨更实用,更好卖。”王荣龙说得很实在,一把手工打磨的竹扇骨,仅仅制作就要10多天,但能卖出5000~8000元的价格。
作为外行,是不是也和小记一样惊呆了,普通的毛竹扇骨,能卖出这个价?值在哪里?
“挑竹子就很有讲究的。”王荣龙用毛竹举例,要去背阴的山上挑竹子,8~10年生的最好,“阴山竹的水分要少,竹材更紧致,而竹子不能太老。只有竹节最长的几段能用来当扇骨,前后都不能有竹节的。”
挑好的竹片粗加工裁成片,之后就要开始“养”。不能太干、不能太湿、不能暴晒、也不能全阴,养竹片是件很娇贵的事,“一不小心竹片会开裂,开裂了就没有用了。”而有的“颜值高”的湘妃竹竹片,单片就能卖到近万元,“养得时候差不多是供着的,不然裂了就损失太大了。”
打磨更是重要,颜色手感都要一体化的,每根柔韧的内骨都得是一个样子的,前前后后要用10多种砂纸。
就连他这样的老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也要十多天才能做好一把扇骨。
而对于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在G20期间认识扇子,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中国有好的手工制品,有好的匠人,扇骨虽然大部分被藏在扇面下,但我也想让更多人认识到好的扇骨如何撑起一把好扇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