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全球化时代 合作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2016年09月05日 04:34:53 来源: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 蒋慎敏

  浙江在线9月5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蒋慎敏)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位居前列;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1%,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漂亮的数据,带出的是机遇——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完全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凤凰涅槃,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这个机遇,是中国发展新起点的机遇,也是众多企业的机遇。而昨天习主席“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启航”的邀约,更让浙江的本土企业家收获了满满的自信。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 王水福

  企业走出去,才能有更广阔的舞台

  只有把中国,把杭州给“营销”出去了,我们这些本土企业,才能有更广阔的舞台。

  “中央舞台”就是世界经济的顶级圈子,站在这个舞台中央的,无不是技术、体量等各个方面的“高手”们。而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奔跑多年后,也终于来到了这个舞台。

  但站在这个舞台中的人很多,对于初来乍到者,自然会带上一副审视的目光。那么作为后来者,中国的本土企业们,此时又该展示怎样的形象呢?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这四个词,不仅仅是本届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之主题的关键词,也是本土企业展示出的集体形象与未来发展之关键——不仅仅是我们企业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更应该让全世界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力何在,我们开放的态度和合作的意愿。

  虽然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的贸易壁垒有所抬头,但更多的开放和合作,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西子联合集团的发展历史中,合作占据了不小的篇幅。早在1996年,西子联合集团就以之后让美方控股的条件,与世界电梯巨头美国奥的斯合资合作。

  这个当年被人看做是“卖掉企业不干”的合作,对于彼时几乎没有自主创新机会的西子来说,换来了最尖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念的倾斜,最终成了西子快速发展壮大的契机。

  到如今,西子联合集团已成为中国领先的装备制造集团之一。多年在制造业上与国际一流企业看齐的经验,也成为了西子联合集团在之后向航空产业迈进的底气之一。

  进入航空制造领域,与欧洲空客、美国波音、加拿大庞巴迪等国际巨头的合作,西子联合集团受益匪浅。

  经济全球化时代,合作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而西子联合集团,也在不停与世界五百强合作与自身的发展壮大中,为这句话做着旁证。

  一个优秀企业,给予职工的不仅是一个饭碗,而更应该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以及快乐的生活。

  让自己的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体面工作、体面生活,并不是简单的待遇问题,更是人才培养、重塑工匠精神、产业升级,甚至是涉及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问题。制造企业的产业升级,最重要的是产业工人要先升级。未来全球经济的振兴,离不开制造业振兴,这就更需要本土制造业苦练内功、提升自我。 本报记者 蒋慎敏/文 吴崇远/摄

  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总裁 赵依芳

  文创产业,要拥抱全球化

  G20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创新对文化产业来说非常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不论什么时代都不可或缺,现在更是越来越重视。而文化创意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需要创新。因为传播方式变成了全球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要拥抱全球化传播时代到来,而谁的内容好,谁的传播力量就大。

  现在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机会很大,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史、思想、哲学等各种文化形态的宝贵的精神资产。这些东西要影视化、视觉化,难度不小。今年电视剧市场,一些大投资玄幻剧,不被观众认可。90后观众确实需要高科技、二次元,但内容形态还是要符合审美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中国内容要做好,不容易。内容产业的发展与提升,需要有创意的人和经营创意的人一起努力。

  文化消费形态,必须适应消费者对技术的理解。现在,视觉上有3D,未来有VR虚拟,终端也可能是虚拟的。还有消费的跨界性,以后很可能娱乐与其他消费是合二为一的,很多东西是跨界的,融合的。

  全球资源配置,最终还是要符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逻辑。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更要琢磨新艺术、技术结合,和新的传播方式结合。

  华策在国际化方面,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华策拥有的超过10000小时版权影视内容已成功走出国门,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都能看到华策的作品。华策集团持续保持民营影视企业海外收入第一,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华语电视剧生产和供应商。

  自从2013年建立以来,“华语联播体”已在海外落地生根,与10余家海外媒体共同建设覆盖3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华语节目播出平台,仅今年上半年就销售了1292小时。

  2014年,华策还提出了全球娱乐合伙人联盟计划。先后与美国福克斯、索尼、英国ITV等全球著名影视机构巨头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本报记者 陆芳

  贝因美创始人 谢宏

  融入全球化经济,无异于二次创业

  “国际化”代表水平和标准,包括你是否采用国际标准、是否遵循国际规范、是否了解国际惯例,还有对国际趋势的把握程度。

  这些国际化的标准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质量与创新。这些都是中国本土首先要去做的,本土企业在本土是主场作战,应该更有优势,假如本土都做不好的话,即使走出去,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对于奶粉行业来说,产品的质量,也就是安全性,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在这几年间,贝因美就已经实行了行业内领先的监管体系,率先做到每一件产品从生产到物流的全程可追溯、可召回,消费者只需要扫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到这些信息。

  不过,光有安全性,还远远不够。安全性是基本要求,但配方奶粉关乎国民健康,还要在科学性上下功夫。

  就像贝因美最新推的“智能冲奶系统”,将一个胶囊生产系统,一款手机应用与奶粉生产线进行整合,一键解决父母冲奶不标准、浓度不好、量不精确而影响孩子成长等问题。

  甚至贝因美在2013年还进行了一次技术输出——贝因美在爱尔兰与当地企业合作构建一个新的产业链,整条生产线就是参照贝因美在杭州塘栖的工厂打造的。

  在有了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产品后,贝因美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都在进行全球化的尝试。

  产业链上游,不止爱尔兰,贝因美在瑞士、芬兰、新西兰等地都已建立奶源基地。产业链的下游,则是贝因美的下一步努力目标——贝因美将逐步开拓国际亲子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贝因美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也在不断展开。比如今年6月,贝因美与中东欧最大健康食品及饮料生产商之一波兰Maspex集团达成合作。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这样双赢的合作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对贝因美来说,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过程,正是转型升级的一次契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仅会遭遇市场壁垒,技术、文化等因素也可能成为障碍。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融入全球化经济之中,无异于二次创业,也是本土企业的产品、品牌,成为文化符号的升级机会。 本报记者 蒋慎敏/文 林云龙/摄

标签: 全球化;合作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