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记者们 浙江日报记者 徐斌/摄
浙江在线9月6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冯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习近平主席的记者发布会,一切都充满新鲜、好奇和挑战。
昨天下午,我提前3个小时进入发布厅。在发布厅后方,各国摄影记者的长枪短炮早已架好,“地利”对他们这个群体来说更重要。
我赶紧在所有坐席的最正中挑了一个位子坐下,距离前方的发言席仅五排座位的距离。在我身边,都是早早来占座的中外媒体同行。他们忙于调试手中小巧而先进的全媒体设备,选取最完美的拍摄角度。
发布会从下午18时40分开始,持续了20分钟。
习主席离场后,现场的记者同行们几乎都留在发布厅里,迅速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在我身后,来自英国学术杂志Global Policy的6位记者凑在一起,讨论刚刚发布的内容;我的右前方,两位来自非洲国家的同行交流时说:“很高兴,我们能参与这次会议。”
我在发布厅里停留期间,听到了从各个方向传来的声音。其中,我捕捉到最多的词就是“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
我并不感到奇怪——毕竟这些词,都是我在这5天峰会采访中接触到的高频词汇。
从发布厅回到新闻中心要走一段长长的路。我边走边翻阅存在手机里的采访提纲、受访者的邮件回复、随手记录的备忘材料。我发现我所经历的这一次G20杭州峰会,可以是三种不同的绿色。
首先,作为一名本次大会的注册记者,我看到一种“绿色”的责任感。
发布会结束后,一位法国记者告诉我,他最关注各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来自Global Policy的记者告诉我,他们在讨论中提到最多的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2016年B20全球合作委员会成员Robert Milliner给我写来邮件,说习主席提到的创新的、绿色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让我想起,前天有记者问到气候变化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点赞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领域展现的卓越领导力;这也让我想起,英国驻沪总领事吴侨文在接受采访时和我说,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是他在这次G20中比较关注的焦点话题。
看来,G20上提到的绿色,是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为的是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而作为一名来自浙江媒体的记者,我看到的是一种“绿色”的成就感。
因为习主席多次提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最早就是在浙江安吉提出的。
在前期的采访中,我们认识了安吉天荒坪镇的村民,他叫俞金宝。十多年前,他所在的村子因为矿山远近闻名,但整日粉尘遮天的环境,让那里的果树不产果,当地的特产竹笋也长不好。十年绿色发展之后,如今村里竹海摇曳,青山环绕,村民们和俞金宝一样,不卖矿石卖风景,日子越过越红火。
像安吉这样,靠绿色实现大发展的地方数不胜数。翻开浙江发展的记事本,“绿色”一词,历历在目。“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浙江的态度和实践。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在G20期间接受采访时说,绿色发展是浙江实践,也是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全球分享。
说到最后,我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和很多新老杭州人一样,在生活的种种细节中,我看到了一种“绿色”的获得感。
越来越多的公交车换成了纯电动车,骑车在路上不再有那么多黑尾气了;越来越多的河道湖泊变得清澈,在西湖划了20多年船的船老大特别高兴;越来越多的违章建筑完成拆除整治,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绿地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朋友圈里晒的图美得不像话……
昨晚的回家路上,出租车司机好奇地向我打听:“他们都说G20之后杭州要变一线城市了!你说,杭州接下来是不是一直都这么漂亮了?”
看得出来,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正慢慢积淀成每一个杭州人心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许,很多杭州人并不太明白G20能给杭州、给浙江、给中国带来什么,但他们正用自己的视角,试图去理解、去关切。
从2015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宣布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杭州举办,到昨天峰会正式闭幕,属于我的G20时间也接近尾声。但我想,G20所带给我的精彩,在我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都将一直受用;G20留给杭州人、浙江人的精彩,也将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受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