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丹青献盛会 艺术播四海
2016年09月07日 04:57:33 来源: 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李月红 马悦 俞吉吉 董小易 通讯员 刘杨 周新慧

8.jpg

  朱炳仁团队创作的铜雕《五牛图》。

9.jpg

  何水法在创作,背后是他的画作《春在江南》。

  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李月红 马悦 俞吉吉 董小易 通讯员 刘杨 周新慧)“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B20峰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时,这样为杭州点赞。

  这赞美,恰似一轴手卷:前段“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是一幅自然山水画,后段则是幅人文艺术画,精致描绘出杭州古往今来的文化底蕴。

  书画无言墨有意,峰会召开前,一批浙江艺术家倾情创作,用他们的艺术力作,为峰会增添人文美,向世界展示浙江的文化自信。

  [创作]

  十天倾情绘巨作

  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峰会外方代表团团长夫人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在一幅长9米、高3.3米的中国画前,嘉宾们合影留念。

  这幅描绘西湖全景的巨作取名《西湖秋胜》,由中国美院的4位重量级老教授——卓鹤君、吴山明、闵学林、王冬龄领衔,张谷旻师生团队共同创作,前四位分别是中国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和书法的代表人物,创作历时十天。

  当接到要画西湖全景图的任务后,4位艺术家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取景点——北山路孤山上的香格里拉饭店处。卓鹤君说:“88年前,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就是在孤山建校的。” 1928年,杭州西湖畔,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从孤山望向南山,是一线西湖景致,亦是国美传薪之路。”卓鹤君说。带着浓郁的感情,艺术家们迎着朝霞登上了孤山,远眺西湖:孤山、保俶塔、雷峰塔、三潭映月,还有苏堤和白堤……一草一木、一风一物涌入胸壑。

  在一张高3米、长10米的巨幅宣纸上创作,并非易事。艺术家们将主题定在突出晨曦中西湖的味道、秋天西湖的味道,大胆使用朱砂、朱红、赭绿等颜色,凸显秋天多彩的韵味,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更加活跃:近景处,荷花既是点缀,也是对西湖景色的渲染,秋天的味道慢慢晕染到了纸上。依照中国画传统的特点,画作采用了书法的落款,独立成款,使画面整体有一种长卷的味道,从构图章法来看也更加自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和副院长高士明题跋。

  “和静内美”,或许最能表达这幅画作的意境。艺术家们说,“和静内美”是中国文化最高贵的品质,它源于中国人的哲学、关乎中国人的审美,88年来,这也是中国美院一直在做的——把伟大的艺术传统活化在当代,贡献给世界。

  [亮相]

  国花铜艺入会来

  十朵浓郁的牡丹,热情绽放。9月5日,在杭州某宴会厅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宴请出席G20杭州峰会外方代表团团长夫人,墙上一幅《十分春色》让宾客们眼前一亮。它出自浙江著名画家何水法之手。

  在G20杭州峰会前夕,这位出生于杭州、成长于杭州的画家,用生花妙笔,为杭州创作了许多佳作。三幅大尺幅中国画《春在江南》《国色天香》《十分春色》挂在萧山国际机场贵宾室、西湖柳莺里宾馆等地。

  在这三幅中国画中,何水法花费心思最多的是《春在江南》。要用行云流水的笔墨,将迎春花这娇艳欲滴的“小花”画出潇洒大气,并非易事,光揣摩如何画,就花了何水法一整个月。取名中用到“在”,也饱含着何水法的希冀:望杭州这座创新、活力、联动与包容之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春天永远驻留。

  为峰会出份力义不容辞,是浙江艺术家共同的情怀。

  在G20峰会有关场馆,悬挂着杭州画家金晓海创作的《雍容华贵》《清风潇洒》《兰花图》等系列国画精品。金晓海说,国画《雍容华贵》细节上凸现“有骨架,有厚度,有层次,有质感”,将写意画法画出了工笔效果,达到华美庄重,娴静雅致。

  工艺美术大师们也积极参与创作。G20主会场正上方的斗拱穹顶、铜门、西子国宾馆G20国宴厅的《龙凤呈祥》铜壁画,机场贵宾厅和总统会客厅里的铜摆件……作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带领团队,创作了多达60余件铜艺品,向国际友人展示了绚丽多姿的中国铜艺世界。

  在朱炳仁看来,这次创作也可称得上是一次挑战,每一件都算得上是“量身定制”。其中,5幅壁画由朱炳仁亲自设计,其中运用的独创的熔铜技艺在他看来是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是“文化传承和时尚、现代元素的结合”。这种利用铜在自由状态下熔融流淌而成的铜渣精心设计、雕琢而成的艺术珍品,具有天然造化、不可复制的艺术神韵。

  “作为一个画画的人,我觉得峰会的艺术氛围非常成功,江南味道很美、很浓。”著名画家潘鸿海告诉记者。殊不知,杭州在峰会前夕还成立了一支由潘鸿海、吴山明等浙江艺术家组成的文化专家小组,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对全市大型酒店宾馆进行艺术指导,为杭城公共艺术空间增添不少亮色。

  [对话]

  文化自信传世界

  千言万语,不如一声:欢迎。

  峰会期间,当以不同国家文字书写的“欢迎”二字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中挂起时,惊喜了四方宾客。来自大韩航空的工作人员迫不及待赶来欣赏,而阿塞拜疆的游客则对发现了自己熟悉的文字而感到惊喜。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说,这面欢迎墙,让机场的国际范儿一下子更足了。

  这是浙江书法家对艺术的自信。8位名家说:中国的毛笔、水墨与宣纸,完全可以写出最丰富的,最具变化的,同时最饱含情感精神的线条。

  美国的玫瑰、俄罗斯的向日葵、法国的鸢尾……在西湖景区里的马一浮纪念馆,当G20国花邂逅国画,一个字:美!

  国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画家何水法以G20峰会成员国国花为题材创作的国画精品,采用扇面的艺术形式呈现,布展中又融入了主题插花作品,将国画、扇文化、园艺等中国传统的经典表现艺术融为一体,达到一种跨界、融合、互补的艺术之美。

  这是对他国文化的最大敬意。何水法说:“每个国家的国花都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画又被称为写意画,我画G20成员国国花,其实是画不同国家的精神气韵和民族追求。”

  来,握紧毛笔写“和”字。9月5日,在中国美院,二十国集团外方代表团团长夫人正在和书画家们进行一场欢乐的艺术互动。

  王冬龄示范了楷书“和”字,大约30厘米见方。来宾们饶有兴致地拿起毛笔各自书写,并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虽说是初体验,夫人们都写得不错,每人都写了3个。加拿大总理夫人索菲和女儿合作一个“和”字。泰国总理夫人娜拉蓬,自创了一幅“好兄弟”,又俏皮又意味深长。临别时,加拿大总理夫人索菲问道:“你们收不收国际学生?我想来读书。”

  这是文化交融的一束火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好奇到学习,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向好向深;从借鉴到教授,文化自信浸润中西文明对话。

10.jpg

  《西湖秋胜》

标签: 国花;峰会;西湖;创作;g20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