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沙泉,今后能看到旱池雾升“奇观”。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杭州在5月份确定海绵城市建设任务,任务落实的怎么样?有什么新的进展?
记者从市海绵办(市河道建设中心)获悉,大半年来,杭州已经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海绵样板”,功能各不相同。今后,杭州要着力打造一批“海绵样板”,建设具有杭州特色的海绵城市。
白沙泉:不仅会吸水蓄水,还能看到旱池雾升“奇观”
正在城中村整治的白沙泉区块,昔日的脏乱差,已经被白墙黛瓦的小洋楼取代,充满郁郁葱葱的绿色气息。
由于房子依山势而建,有自己的坡度,这里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样板项目。
项目现场负责人胡工介绍说,他们在白沙泉随山势逐级新建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系统,收集的雨水经过隔油沉砂池装置和一体机处理后进入清水池。
在半山腰洪水线以上建高山雨水调蓄池,60%-70%的雨水都能收集起来,还能起到森林防火的作用。
接下来在房屋密集的地方建景观调蓄池,一旦山上的蓄水池水满后,多余的雨水就会流入景观调蓄池。胡工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起到雨水缓冲和调节的作用,尤其是当暴雨来袭,还可以人工提前排水。
最后沿曙光路的三角公园内,还有一座涌泉池和一套旱池雾升系统,山上的雨水下来后,经过过滤,在涌泉池内就能看到清澈见底的净水,更是造井之用。而一旁的旱池雾升系统,通过周边密布的喷头,能看到起雾“奇观”。喷出来的水不仅能降尘、消暑降温,还增加了负离子浓度,改善环境湿度,整个生态环境都变好了很多。
胡工告诉记者,这样一来,既可以轻易截住山体下泄的雨水,又能让这部分雨水服务小区的景观池,周边还不会有很深的积水,还可用于灌溉、道路喷洒。“以前这里的雨水是直接排掉,如今从半山腰一路下来,雨水都没有浪费。”
建这样的“海绵体”好处还有很多,不仅投资省、占地面积小,而且雨水处理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环境。目前,整个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不久后将与大家照面,成为避暑纳凉,休闲嬉戏的好去处。
今后杭州要捆绑推进“海绵建设”
2016年是杭州海绵城市全面建设的起步之年。市海绵办(市河道建设中心)也发布了今年海绵城市建设“成绩单”。
今年,杭州已相继出台相关政策,10月中旬,又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五年滚动建设计划。规划近期推进海绵城市重点建设40个片区,安排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751个。据统计,目前各区(管委会)已有90多个项目(地块)在审批中落实了海绵技术指标,项目涵盖住宅、商业、工业、道路、河道、绿地等多种类型。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启动工作已经完成。同时着力打造一批“海绵样板”,建设具有杭州特色的海绵城市。
比如,上城区勇进中学利用操场新建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回用不仅能浇花灌溉,还能用于食堂、冲厕等生活用水。拱墅区罗家斗河通过初期雨水处理,能有效净化水体。西湖区古东小区公园内通过调蓄池,还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减轻市政道路的排水压力。
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杭州要通过典型样板,全域推开”海绵城市建设,并将结合城中村改造,重点研究捆绑推进“海绵建设”,分片区域治理,循序推进,将海绵城市与城市河道建设相互促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