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余杭段塘栖水北街) 陈彦 摄
“余杭好地方!”三面拱卫杭州主城,集5000年良渚文化、2000年运河文化、1000年禅茶文化于一身,是一个屡获赞誉的好地方。这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这里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余杭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未来5年,余杭扬帆起航再出发——建设高品质大都市新区,在山清水秀的余杭大地上,打造既充满创新活力、又社会秩序井然的新余杭,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榜样而努力奋斗!
如何绘就山清水秀的余杭画卷?其不二真谛便是“拆治归”三字经。“拆治归”环环相扣、拳拳生风,换来了环境的新面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喝彩声,闯出了转型升级的新天地。
这三个字,也恰如其分回答着余杭怎样昂首迈向未来的恢宏命题——人民群众如何在余杭大地上生活得更加舒适?壮大新兴产业何以气贯长虹?名副其实的全省榜样如何打造?
“三改一拆” 呈现新气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江大地上,3年多的“三改一拆”实践和成果,充分显示着“三改一拆”的重要意义。其关乎民生、关乎转型、关乎文明、关乎生态等多个维度,它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3年多来,“三改一拆”的印记已遍布全省各个角落。
“余杭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开展以拆违为重点的综合环境专项整治大会战,攻坚乔司近6000户历史违建,5年拆违1868万平方米,完成‘三改’2333万平方米。”在余杭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中,这组数据道出了过去5年余杭在改善环境面貌上的努力和担当。
去年3月,余杭吹响以拆违为重点的全区综合环境专项整治大会战的号角,7000人视频大会、3.7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全区1882个农村网格党支部全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大会战全域推开、不留死角。
乔司是违建的重点整治区域之一,区里267名干部下派到乔司街道,9个村、5942户违建户分批拆违。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居民们惊喜于乔司的“蝶变”——遮天蔽日的违建不见了,村道变宽敞了,环境越来越好了,相关配套提升也在各村相继铺开。
近日,余杭召开“三改一拆”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计划通过2017年~2019年的努力,啃下无违建区这一“硬骨头”。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方面,3年内要完成整治项目27个;在城中村改造方面,3年内完成16个城中村改造。
针对全区范围内80宗典型违建,区四套班子领导包干负责,在1个月内必须有明确处置措施。2016年12月20日至12月29日,只用了10天,余杭重拳出击,拆除良渚新城占地面积50余亩、违建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大松树物流有限公司违建仓库,拿下这宗余杭历史上最大的单体违建。“违建仓库拆除后,该地块将加快建设停车场、绿化带、公共活动场所等,打造优美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街道负责人介绍。
“三改一拆”走进了每一个余杭人的生活中,环境提升,产业转型,惠及民生,为余杭未来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和载体。
“五水共治” 治出新天地
水乡余杭,美丽之洲。过去几年,余杭交上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开工超千个,完成投资105.6亿元,重点推进治污水,累计敷设污水管网1041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3万户,清淤河道1159公里,成为全省首个全面消除污染型养殖业的区县……”
余杭着力解决平原地区养殖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转型。余杭运河街道成了“网红”景点,吸引不少人来这儿拍照遛弯。曾经是浙江最大的黑鱼集中养殖区域之一,余杭运河街道的排污量惊人。据介绍,黑鱼养殖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高密度放养、高强度冰鲜鱼投喂的养殖模式,以及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排,加剧了周边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了环境。
2015年,运河街道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194家黑鱼养殖场的腾空清塘签约,整治面积达2104亩,重现了荷塘月色。2016年1月,运河街道在京杭运河沿线建设千亩荷塘基地,打造种植、服务、加工、销售的“一站式”经营路线。这片“千亩荷塘”将与大运河、余杭水乡文化相结合,融入乡村旅游元素。除了摇曳生姿的荷塘美景,这里将呈现水乡的历史底蕴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生机。
余杭近年来谱写了一曲“小河与小镇的故事”。余杭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临平新城艺尚小镇、良渚新城梦栖小镇这三城三镇的发展与“水”一脉相承。3条水清景美的河道,将三城三镇的自然生态、创业生态、文化生态串珠成线,绘成画卷。
闲林港的整治,贯穿了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生动的转型故事,见证了大批创业项目的成长。历经多年艰辛,闲林港的水质有明显提升,并获评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优秀示范工程、余杭区最美河道。
北沙港的整治,为临平新城艺尚小镇的开园打下了基础。如今水面宽阔、水流明显的北沙港,以前的宽度不及现在的一半,水体没有流动性可言,用一条“水沟”来形容更加贴切。近年来,当地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在黄金地段开挖了一个东湖,重构该区域的水系。对于艺尚小镇来说,东湖还将承担起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
毛家漾港的整治提升,为良渚新城梦栖小镇注入更多生机。以前浮萍成片的黑臭河,成为了一条景观河道,成为了梦栖小镇的大动脉。古桥文化、慢生活区、小公园等沿河设施,让整条河道有了生命、有了灵气,也将更大程度吸引创业人才、设计人才入住梦栖小镇。
未来5年,余杭将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并提出了具体目标——确保在2017年底前全面消灭劣V类河道,努力夺取“大禹鼎”。坚持水岸同治、系统治理,深化“河长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和长效管理,加快完成临平净水厂等项目建设,坚决打赢污水剿灭战;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苕溪饮用水源、三白潭备用水源保护,加快推进苕溪清水入湖、塘栖防洪工程等项目,配合做好千岛湖引配水工程。
浙商回归 引来金凤凰
不信东风唤不回!3年多来,余杭大地上演了一幕幕神奇的变化,呈现出美丽余杭的全新画卷。“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为新产能、新业态腾出了空间,成了“浙商回归”的加速器,也成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证。
马云曾说,余杭有美丽的西溪湿地,有历史底蕴深厚的良渚古城,有运河文化,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如画,在这个有山、有水、有文化的地方,一定可以诞生奇迹,一定可以创造世界级的企业。
5年来,余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长江汽车、比亚迪大巴、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创新创业基地、红树林酒店、日本永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实到外资43.7亿美元、市外内资296亿元、浙商回归资金240亿元。
5年来,余杭强化人才支撑,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327名,“国千”106名、“省千”140名,总量和增量列全省首位。
上面两组数据实证了余杭的强大“磁力”。“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让家乡环境变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让更多浙商带着浓浓的感情归来;另一方面,“五水共治”亦让浙商资本趋于更绿色、更生态、更创新的投资方向。
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每一个产业都将被打造成万亿级别。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就是在医疗健康产业不断开拓和深耕的一名回归浙商,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他和贝达药业来说都很不一样。
2016年,贝达“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浙江省企业界荣获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也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016年,贝达药业登陆创业板;同年12月,丁列明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领域的“奥斯卡”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
“选择余杭,是选择了回归,也选择了再出发!”丁列明说,他喜爱余杭的秀美山川,喜爱这里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不断前行。
浙商回归是余杭扩大有效投资的“生力军”,美丽的余杭召唤着天下的游子。余杭的生态环境成了吸引大批浙商回归、浙商项目的重要因素,而环境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
三者的关系可以这样来说,“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通过空间资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消化低端过剩产能,“浙商回归”引领七大新型产业回归,以新产业拉动潜在的新需求。越来越多的优质大项目瞄准余杭、落地余杭。
我们看到: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余杭,款款走来。
“拆治归”三字经 铺开新画卷
余杭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未来余杭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今后5年是余杭全力打造中国创新创业新高地、浙江信息经济新蓝海、杭州宜居宜游新城区的关键时期。一个万众期待的“高品质大都市新区”,将会是什么模样?
我们可以看到,在余杭的回答中,从“创新活力”“产城人文融合”“环境山清水秀”“生活幸福安康”“富有人文魅力”“社会秩序井然”这六个维度,勾画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余杭画卷。
细细品读,蓝图的实现离不开“拆治归”这套组合拳。“拆治归”三个字代表了一种速度、一种深度,更代表了一种高度——生态环境优势正转化为转型发展、富民惠民的新优势。
“拆治归”三个字,有力地印证了“建设高品质大都市新区,在山清水秀的余杭大地上,打造既充满创新活力、又社会秩序井然的新余杭,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榜样而努力奋斗!”这个愿景。
“拆治归”三个字,概括了余杭“拉高标杆、做好榜样”的使命意识,“报效余杭、守土尽责”的担当情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业激情,“克难攻坚、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
乘势借力鼓干劲,扬帆起航再出发,一张蓝图绘到底,苦干实干拼命干!东风起,一一风荷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余杭,已经启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