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左)、另一位志愿者和朱家范(中)合影
浙江在线1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洁珺)上周五,凌晨2点多,54岁的杭州男人吴玉兴开着他的夏利车,到自家开的面店里,钻进厨房开始忙,“面条要做,配面条的鸡蛋要煎,腊八粥要熬,要忙的事实在太多了。”
这个男人要做的,是他认为过年前最重要的事之一。
上午8点多,忙活了许久的老吴终于歇了下来。他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想送给社区里的老人们一个小礼物,让他们开心一下。老吴有点驼背,并不强壮,但人看起来和善。
他说的小礼物其实并不小,那是1000份长寿面和1000条红围巾。这是他这么做的第16个年头。
上午10点多,老吴的志愿者伙伴们到店,大家拿着老吴准备好的300份长寿面和围巾,出发去了拜年的第一站——杭钢南苑社区。
长寿面是自己做的
帽子是找老阿姨织的
300份长寿面,有些已经分装在盒子里。一份长寿面的标配,是一碗光面,配上一块大排、两个鸡蛋,再加上青菜。老吴自豪地说:“面都是我们的师傅自己拉的,没色素,面里加了鸡蛋,有劲道又好消化。送到以后拿了面,下水煮一下就可以吃了。”为了这300份面,在面馆做了10多年的白面师傅忙活了4个多小时,“我是做红案出生的,大排和鸡蛋是我弄的。这大排是里脊肉,买回来用刀背拍打过的,拿酱油和老酒腌过,裹了面粉炸过才红烧的,肉口软也好吃。”
老吴准备的红围巾,颜色看着喜庆,摸着很软。“老人家戴这个红色,显精神!”老吴笑着说。
除了长寿面和围巾,老吴的储备物资里还有50双送给环卫工人的羊毛手套,200顶送给社会福利院老人的帽子。为了这些,老吴准备了一个多月。
长寿面吃在别人嘴里
暖意暖到自己心里
上午10点多,老吴和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一起出发,前往杭钢南苑社区。他们将一大筐长寿面和围巾放在社区后,老吴去看了看朱家范。
十几年前,老吴和朱家范结了帮扶对子,朱家范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平时行动不方便,进出都要靠轮椅。见到老吴来,朱家范很开心,“人来就好了,每次都要带这么多东西。”
老吴带了长寿面,还给朱家范捎去了一包米和一个中国结:“过年了嘛,家里有点小物件,多点年味。”
“我把面给你下了?”听见老吴的提议,朱家范点点头。
老吴在厨房里动作灵活。不过几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就端上了桌。
“好吃呀。”朱家范边吃边点头。
“说实话,一碗腊八粥或是一碗面能值多少钱,但是看人吃的时候,我心里那个温暖那个甜,多少钱都买不到。”老吴有自己的满足。
过年关爱老人是效仿妈妈
他已经坚持16年
2001年起,老吴每逢过年,就会给街坊邻居送腊八粥、送面,到如今坚持了16年。很多人问他图啥?
“我是余杭人,小时候过年前,鱼塘不是会干塘嘛,我们就会下去捞鱼。捞上来最大的鱼,我妈就会烧好了送给村子里没有儿女的老人家。我就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妈妈和我说,因为人家没有孩子,缺少关爱,我们有能力就帮帮他们。”老吴说,妈妈做的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我到半山做厨师、开店,已经有30多年了,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街坊四邻的照顾。我现在有能力了,也想帮帮那些老年人。”
老吴的妈妈今年也80岁了,“她一开始知道我在发粥发面的时候,就和我说过,好事做一天容易,坚持下去很难。所以我就坚持了下来,我老婆也很支持,有时候我们一起来熬粥,她的精神头比我还要足。”
今年1000份长寿面和围巾的计划,就是年前老吴去社区,和社区主任谈出来的。“我今年主要想照顾下80岁的老人,结果杭钢南苑、北苑、西苑和田园社区跑下来,几乎每个社区都和我说,他们社区里的老人起码有100多人。那我就想,干脆就整个1000份,让每个老人都有面吃,都有礼物拿。”老吴的想法得到了老吴朋友们的支持,“这次买东西,是我和几个朋友们一起出的钱。”
“第一批送完了300份,还有700份,计划一周内送完,争取让老人们年前都能拿到礼物。”下午1点多,忙活了一上午的老吴歇了歇,晚上又要准备开工了。
(感谢杜先生提供新闻线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