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届世界杭商大会开幕式
浙江在线1月23日讯(孟瑞雪 徐兴科)商会历史悠久,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商会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更走向海外。
异地商会在融入当地后,给当地经济带来新鲜血液,塑造着商业生态格局,同时又带有明显的社会组织的属性,在科教、文卫、慈善事业等领域都活跃着商会的身影。
作为新杭商的集中代表,异地在杭商会既是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走在前列的建设者。近年来,广大在杭商会在市经合办等部门的指导、联络和服务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规范建设成效明显,基础逐步厚实。
截至2016年12月,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并在市经合办备案的异地在杭商会共有62家,企业会员10000余家,上市公司40余家。其中,杭州市来杭投资企业(商会)联合会1家,省级商会9家,地市级商会24家,县级商会28家。
他们积极架起杭州与外地企业联接的桥梁,助推杭州的经济发展;他们积极践行社会公益事业,成为杭州社会管理的参与者;他们积极服务会员企业,自身建设日趋规范。在第二届世界杭商大会上,有10名异地在杭商会企业家被评为“杰出杭商”和“优秀杭商”。
巧妙整合资源 做好杭州招商引资的“助推器”
招商引资是杭州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最具创新活力和影响力的杭商是最好的招商大使。异地在杭商会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促进产业、总部、资本和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回归与集聚。
为了能够招引优质项目,各个商会巧妙整合资源,积极为会员企业项目落地牵线搭桥,搭建了政企、商企及商会之间合作交流平台。
“为了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我们专门设立了产业园大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江苏和浙江两地都在用,这样做效率很高,在家乡的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或企业家,可以通过数据库更容易找到对口的项目。”杭州市江苏商会秘书长郭书豪介绍。
正是通过数据库的匹配,商会成功引进杭州苏商实业有限公司、杭美(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连杭轩展览有限公司、杭州萧山茗莱宾馆、杭州晶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杭州,在杭州投资近8亿元。还成功从江苏引进8个项目到长兴,总投资额约为6亿元。
除了利用商会平台整合资源的优势,各个商会还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正在建设中的位于杭州钱江世纪城的闽商大厦就是生动的项目案例。大厦从设计、施工到装修由福建商会的会员企业集体参与,投资额在3亿到5亿元。
闽商大厦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厦为项目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总部经济的新模式,开发商提供地块资源,商会负责落实“刚需”的购买商户,同时按商户的意愿定制符合需求的商业房产。项目在开发建设伊始,项目的销售招商已基本定向完成,大楼投入使用时,商户也全部进驻落户,随后整幢楼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在招商引资结构方面,各个商会还积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换代和升级做文章,加强招商引导。例如杭州市舟山商会关注风口产业领域,引进无人机项目到杭州滨江产业园区;福建商会在绍兴袍江开发区投资9亿元建造污泥焚烧发电厂,解决了纺织印染行业的废水污泥,增加发电量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其实,异地在杭商会之所以能够在招商引资方面大有作为,与市经合办探索市场化招商的服务与支持紧密相关。市经合办出台了《杭州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商会考核奖励办法》,通过奖励激励的形式,引导省外浙江商会、杭州在外商会、异地在杭商会帮助杭州开展招商信息对接、项目洽谈和投资考察等工作。
在市经合办的支持下,上城区、江干区、经开区等地与在外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聘请招商顾问等方式建立了密切联系,探索委托招商新模式。
此外,市经合办还积极组织商会参加各种交流推介会,大力宣传杭州。2016年邀请近千名商会领导和会员企业家列席杭州市“两会”、杭州市招商引资暨浙商回归工作推进大会、经济情况通报会、“G20与杭州机会”论坛、第二届世界杭商大会以及杭州各区县(市)和外地政府在杭举办的各类经贸交流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组织商会企业积极参加有关区县(市)投资环境推介会及投资考察活动,积极为区县(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据测算,异地在杭商会会员企业解决就业50余万人,每年贡献税收100余亿元。
精心服务会员 搭建企业与市场的“连心桥”
服务企业会员是商会立会之本,而建立在乡情基础上的商业资源网络关系是会员最为看重的资源,因此整合资源是商会做好会员服务的第一步。除了举办沙龙、交流会等传统互动形式外,商会也通过采取多样的资源整合方法,创新服务会员方式。
“我们在对接项目时会侧重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把内部资源整合好,有针对性地对接会员企业的要求。”杭州市舟山商会秘书长傅贤云介绍。由于考虑到杭州市舟山商会的会员结构以房地产企业为主,去拜访相关企业时,会邀请装修、园林等企业一同参与,增强交流沟通的主题性。
除了对接资源外,杭州市舟山商会还积极寻找从事这个行业的一线企业家,请他们做沙龙或论坛的主讲人。主题也紧扣当下经济热点话题,解决企业痛点问题,希望为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和杭州市舟山商会类似,其他商会在服务会员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例如杭州市温州商会新成立两个分会,构建了商会女企业家专属活动平台,坚持每月开展会员服务日活动,深入开展“一行一业、一区一片”主题活动,不间断组织“温商理事互访行”;杭州市诸暨商会组织专家上门为会员企业开展新三板辅导,提供企业法律咨询服务100多人次;杭州市安徽商会通过内部互助服务平台(微商城)有效服务会员企业。
这些形式多样、特点突出、内容实在、成效明显的贴心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会员企业对商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商会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好的会员服务离不开商会组织的有效运转,商会自身制度的建设与充实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商会做好会员服务,市经合办一直将商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市经合办出台了《异地在杭商会正规化建设大纲》,对异地在杭商会提出“基础工作全面到位、重点工作程序规范”的要求,引导商会进一步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财务管理、来访接待、考核管理、轮值会长制度、活动组织等各项制度。
此外,2016年通过以会代训、座谈交流、各小组工作会议等形式,市经合办组织召开8次商会秘书长工作会议,都将依法办会、规范办会作为重要议题,深入研讨,互学互鉴,各商会依法办会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义利并举 甘当奉献社会的“先行者”
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异地在杭商会不仅为杭州经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社会文化事业等方面更是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成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重要补充。2016年异地在杭商会在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的过程中,就彰显了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5月,杭州市全体异地在杭商会联合发出“喜迎G20,商会当先锋”倡议书,争做创新杭商、文化杭商、诚信杭商、慈善杭商、和谐杭商,为G20杭州峰会胜利召开、为杭州城市国际化作出最大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峰会期间惊艳亮相的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和午宴厅,兼具大气磅礴的国际气势与婉约儒雅的江南风情,而这就出自杭州市上虞商会常务副会长企业亚厦股份的手笔。
亚厦股份承建了本次G20会议的主会场以及配套设施。回忆起8个月的施工奋战,亚厦股份副总经理、G20峰会项目总指挥冯林永深有感触:“整个G20杭州峰会项目无论从施工面积,还是社会影响力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亚厦人发挥了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一颗一颗地钉。没有大家的敬业精神,也就没有这么完美的作品。”
其实,像这样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的商会和会员企业还有很多,比如杭州市黄山商会会员企业杭州能茂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主会场等重要场所的供电安全,全程服务G20;杭州市福建商会组织副会长和会员带着2000份慰问品前往四季青派出所、三堡、水湘杜区慰问服务G20的公安干警和志愿者。
可以说G20杭州峰会给各个商会一个集中展现商会服务奉献社会的契机,其实异地在杭商会一直在杭州的文化、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传递社会正能量。
乡情文化是异地商会发展的原始纽带。各商会善于把各地商业文化与“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相融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杭商文化内涵。
例如杭州市安徽商会举办第四届“徽商在浙江”发展论坛、企业心灵管理分享讲座、书法绘画展示交流、分享企业文化等活动;杭州市福建商会举办紫砂名壶艺术沙龙、茶文化沙龙等;杭州市江苏商会定期开展“苏商大讲坛”专题讲座,编印《浙江苏商》杂志和“江苏商会简报”,创建了“苏商视界”APP,用文明、诚信讲好新杭商故事。
同时,各商会始终关爱弱势群体,慷慨赈灾救济,捐资助学。例如杭州市泉州商会积极参与淳安县富文乡的“结对帮扶”工作,捐款捐物累计达70余万元;杭州市温州商会以“温商慈善基金会”为平台,结对帮扶优秀困难学生,出资100万元在下沙大学城5所高校进行奖学、助学活动。
异地在杭商会为杭州经济社会建设带来大量资源的同时不忘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反哺家乡。杭州市安徽商会、杭州市湖南商会、杭州市江苏商会、杭州市河南商会、杭州市宁波商会等多家商会积极协助家乡在杭州召开投资环境推介会,成功帮助家乡引进项目,多名会员回乡扩大投资,回报桑梓故土。
当家乡遭遇灾难时,异地在杭商会更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2016年,杭州市江苏商会发起募捐活动,为盐城风灾地区捐款达368万元,赈灾物资60多万元;杭州市安徽商会为家乡洪涝灾害募集赈灾款近50万元,救灾物资18万元。
异地在杭商会义利双行、敢于担当,善举善行不胜枚举,极大地释放了正能量,展现了大爱无疆,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与肯定。
未来,我们坚信异地在杭商会将用好杭州城市国际化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等机遇,全面提升商会建设层次和水平,为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