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在收到礼包后捧“福”合影。
浙江在线1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包敦远 通讯员 陈金辉)1月24日,风和日丽。来自贵州的环卫工人刘英,收到了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快车”记者送上的温暖礼包——围巾、手套、口罩和“福”字。
礼包虽轻,刘英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对于在马路上风吹日晒的她来说,这是最暖心最实用的东西。
刘英负责杭州体育场路与丝绸城一带的环卫工作,今年是她和丈夫在杭州的第9个年头,他们已连续9个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选择坚守工作岗位。
“美丽的杭州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特别是丝绸城,到这里来旅游或购买丝绸的游客很多,我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家对杭州,甚至对中国的印象,所以我们对工作从来不敢懈怠。”刘英说,她丈夫的工作岗位也不远,就在环城东路,两个人一直在比学赶帮超,看谁干得好。
今天与刘英一起收到礼包的,共有500位外来的环卫工作者。这一个个温暖礼包,源于1月19日浙江新闻客户端上发布的一条消息《杭州九成外地环卫工过年不回家 继续坚守岗位》,记者跟踪报道了来自安徽合肥的环卫工人赵亚庆一天的工作、生活。“如果路上有一个烟头没捡掉,到家饭都吃不香,觉都睡不好。”平凡细小的事中,反映的却是赵亚庆对城市、对工作的热爱。
赵亚庆说,当一段马路交给自己,就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这就像当上了‘路长’,它的荣辱都与自己有关。”
每个春节,赵亚庆都选择留在工作岗位上,也正是因为对环卫工作的热爱,他被提拔为领班,去年G20杭州峰会期间,还被江干区评为“十佳优秀城市美容师”。
杭州市城管委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党政办副主任陈金辉介绍,杭州市区有13000多名环卫工人,其中有80%是外来务工者,他们中又有90%不能回家过年,在西湖、城市阳台等重点景区,这一比率会达到97%。
赵亚庆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温州读者来电,听说每年春节都有许多环卫工不能与家人团聚,甘愿为城市的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时,从内心里对他们有种崇敬的心情。他愿意尽一点微薄之力,为500名环卫工人购买一个暖心礼包,每个暖心包里都装着一双手套、一副口罩和一条围巾。价不高,但表达的是满满的爱。
杭州孔庙的文物专家陈进也打来电话,说要向环卫工送“福”。他擅长用甲骨文写“福”,他围绕“酉”之主题安排福字结构,错落有致、亦庄亦谐,平添了朴茂天然意趣。
创作生肖“福”字,早已成为陈老师在每年春节前约定俗成的一项文化活动,他每年也都会以这种形式为杭州市民送福。不过,陈老师原打算为环卫工人赠送200份“福”字,当听说“快车”已经为环卫工人准备了500份暖心包后,陈老师爽快答应再加300份,把共500份浓厚的中国年味文化礼物送到每位环卫工人手中。
今天,收到礼包的赵亚庆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礼包不仅是大家的一片爱心,更体现了杭州的文明程度,“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这里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