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晟 见习记者 林中牧)他叫孙兴庄,萧山进化镇新江村人。
泛黄的照片中,他英武挺拔,军帽上的五角星依然鲜艳,恰如魏巍笔下“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高粱”。
初春的阳光中,93岁的他,腰背佝偻,须发皆白。60多年过去,他已记不清许多事,却仍能清晰地报出当年所在的部队番号。
他曾是他们的班长(后任副排长)。同班战友中,有的牺牲在朝鲜,剩下的,复员后也失去了联系。
但这份经历了血火洗礼的同袍情,岂会从记忆中抹去?
近日,老人让儿子孙渭林找到钱江晚报寻求帮助,希望能了却一直以来的心愿:寻找当年的战友。
孙渭林告诉本报记者:“父亲说了,身体还行,如果战友还健在,不管天南海北,他也要去相见;如果不在了,若找到他们的后辈,他也能告慰此生。”
18岁扛枪
老排长的话影响了他一生
老人出生于1924年,家中兄弟4人,他是老幺。18岁加入当地抗日武装,在萧山所前、进化和诸暨的店口一带抗击日寇,曾与日本鬼子正面遭遇。后来,他被抽壮丁,分到国民党新6军22师当通信兵,1945年4月参加湘西会战——这也是老人印象深刻的一仗,“一直要外出送情报,光通信兵就死了20多个。”
1949年1月天津解放,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班里其他战友都是黑龙江人,他是唯一的南方人。口音、性格差异都大,但孙兴庄说,大家处得非常融洽。
和他最要好的,是排长梁志友。
他记得,有一次,两个战士吵了起来。身为班长的他正要劝阻,排长已将他们劝下了。后来,梁志友批评了他:“为什么不劝架?我们是打仗的部队,一定要有铁的纪律!”孙兴庄说,虽然当时脸上火辣辣,但从此把排长的话记在了心上,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11年烽火生涯
老人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战斗
从1942年扛起枪,到1953年凯旋回国。11年烽火生涯,历经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孙兴庄记不清自己经历过多少次战斗。但大半个世纪以前的炮火,始终隐隐回响在脑海里。
云山首捷、过临津江、收复平壤、突破三八线、血战釜谷里、解放汉城、横城反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孙兴庄所在的连队也在其中。
在朝鲜,他见识过最残酷的火力。“交过手的有美骑1师、美3师、美7师,都是打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队。”阵地战时,敌人先是飞机投弹,再炮击,再坦克伴随步兵冲锋。几轮攻势下来,近2米深的交通沟都能被土填平,“有的班,打得只剩三四个。”
在朝鲜,他忍受过最难捱的饥饿。“好像是打云山的时候,9天里只有随身带的干粮吃。”那还是从国内出发时炒好的面疙瘩,手指头粗细,冻得铁硬,吹了一路风沙,咬起来咯楞直响。
也是在朝鲜,他体验过最刺骨的寒冷。敌机飞得很低,气流都能把军帽掀飞。借着茫茫大雪,战士们反穿棉袄,把白色的里子当做伪装,“清川江已经结冰了,为了不让敌人跑掉,我们把棉裤脱掉,穿着短裤下水过江去追。”
第四次战役的横城反击战,孙兴庄所在部队歼敌3300余人,创下朝鲜战场单个师歼敌最多的记录。在1952年的新椿南山守备战中,孙兴庄荣立三等功一次。
曾经想求助倪萍
找找当年的兄弟
1955年,带着手臂、胸口和腰部的三处战伤,孙兴庄复员回到新江村开始务农生涯。自打孙渭林记事起,就常听父亲回忆当年的战火故事和战友情谊。家里堂屋墙上,父亲和战友的合影,始终没有摘下来过。现在,孙兴庄是村里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老人。但大家都知道,老人还有心愿未了。
1980年代初,孙渭林曾去信黑龙江日报社,想帮父亲找找当年的战友,可惜未果。前阵子,老人看到倪萍主持的寻亲节目《等着我》,甚至想,能不能请倪萍帮忙找一找当年的兄弟?
60年之后,除了照片上的梁志友、孙振德、赵高斌,其他战友老人已经记不清姓名了。其实,有遗憾的又岂止孙兴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如果你有相关线索,请拨打96068,与钱江晚报取得联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