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雯 马黎 通讯员 陈明辉 王平 王婷)3月21日下午,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江浙沪众多考古学家、研究者,都来到余杭良渚,只为听一个外国专家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座。
他叫科林·伦福儒,80岁,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他在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他和英国学者保罗·巴恩合写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自1991年面世以来再版7次,至今依然是考古学界最为全面和系统的畅销考古教材之一。
老爷子很爱良渚,这是他第2次专程来古城了。当天上午,他又考察了新发现的老虎岭水坝,以及出土了人骨的钟家港发掘现场,做了一场题为《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讲座,这位严谨的学者传达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良渚遗址可以申遗成功。
此前,3月10日,余杭区政府召开了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动员誓师大会,明确了制定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项目的行动计划。
良渚申遗正式进入了冲刺阶段。
和古埃及、玛雅相比
良渚太特别了
还记得去年4月,伦敦大学召开了水管理和世界文明的会议,对于良渚新发现的水利系统,全世界都很关注。伦福儒接受专访时说: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由于良渚这些年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世界考古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商代以前的历史。
下午,科林·伦福儒先生结合自己的考古实践和研究成果,作了题为《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的学术报告。
良渚遗址发现80年了,良渚古城发现距今也10年了,考古学家在良渚一带逐渐勾画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国家体系——城内外有宫殿区、城墙、外郭的区分,发现了王陵、贵族墓地、平民墓地、观象台和玉器作坊,古城系统的各个功能分区,已经越来越清晰,正是这些考古成果一步步实证了中国五千年文明。
那么,良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序列里,是怎么样的地位?伦福儒在标题里用了一个词:复杂。
他站在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把良渚古城同古埃及、苏美尔文明乌鲁克、哈拉帕文明摩亨佐达罗、墨西哥特奥蒂华坎、玛雅、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英国巨石阵、秘鲁卡拉尔、希腊克罗斯等早期国家遗址和早期仪式中心遗址做了比较。
“很多文明都有早期仪式中心,后来都发展出了早期国家这样的形式。但谈论良渚的时候,我们发现,良渚并不符合这个模式。我觉得良渚会引发考古学家对于文明,对于复杂社会究竟是什么的一个新看法。”
良渚太特别了。
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良渚古城内外的运输和交通,是通过水运来实现的。“这样的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区域,也不多见。如果我们想用人类学的术语来描述良渚,这是有问题的,我们找不到合适的术语,对良渚社会进行分类。如果我们要理解良渚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我们可能要用一些新的术语来讨论良渚社会的系统、阶层。”
杭州余杭区政府向国际专家介绍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伦福儒认为:“当地的规划有高度,有效控制了遗址周边建设,保护了遗址周边环境,良渚遗址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样板。”
伦福儒对于良渚接下来的申遗之路,很看好。
良渚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文化国家公园指日可待
良渚申遗正式进入了冲刺阶段,良渚文化国家公园的建成和开放,也已指日可待。
良渚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进了公园里面,大家能看到什么?专家表示,遗址公园和市民休闲观光的公园也是不同的。
根据前期初步规划,未来的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将以生态修复为主,建成后的公园依然是一片绿洲,其中会有莫角山、反山等地的古建筑展示点呈现,但前提要尽最大可能恢复当时古城的河道、湿地、林相等自然风貌;做好古城墙的考古勘探和覆土保护,以及公园道路、桥梁的建设。
杭州良渚遗址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最大程度地保护良渚遗址的本体安全,最小限度地干预遗址遗存。未来,考古遗址公园主要通过覆罩、地表模拟、景观示意、原状展示等方式向公众呈现。
所谓覆罩是可以看到实物的,现在的古城遗址大家看到的三处古城墙,就是通过加盖保护棚,局部暴露展示的。
地表模拟和景观示意是最主要的两个呈现方式:比如地下5米是建筑物的基础,通过地表模拟的方式,可以做得和地下遗迹一模一样来供人参观;有些遗迹,比如地下埋了一口棺材,可以通过植被覆盖的方式标示出来,并配上文字说明来呈现。
“根据规划,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址,因为太多的文物还是会埋在地下,所以遗址区是封闭管理的,而且监控森严。日后,大家参观的起点是位于余杭良渚街道的良渚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