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林有个打铁铺,一开就是40多年。
不过,这爿店最近要拆了。
今年江干城中村改造的“第一场战役”——实施钱江新城扩容二期五堡、六堡、七堡、红五月社区和钱塘智慧城牛田、蚕桑社区“六社联动”整体征收,这个打铁铺就在征收范围内。
上周末牛田、蚕桑两个社区的户主会开完,意味着这个地块即将进入丈量、签约、腾空阶段。
牛田、蚕桑的开拆,为的是钱塘智慧城的明天。
江干的想法是,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拆旧建新、以村换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钱塘智慧城打造成为“智造新极点、人才新高地”。
铺子拆了,九堡农耕文化得留下
陈越林今年62岁。18岁高中毕业后,开了这个打铁铺。
最早呢,给供销社供应农居、铁耙和锄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敲20件,“哐啷、哐啷……”从早敲到晚,赚的都是辛苦钱。
城市化推进,田没了,种地的人也没了,农具也没人要了。陈越林慢慢地从只做农具到制作铁锚。
铁锚?没错。就是钱塘江里那些货船用的铁锚。
一艘载重量为800吨的货船,一只铁锚就要200公斤。“这很费工时。打一只铁锚至少一天。现在本地造的货船,基本上用的都是我打出来的铁锚。最大做过500公斤重。”
说到这,陈越林挺自豪。
不过,牛田社区要拆迁了,这个打铁铺也要拆了。陈越林说,拆迁事小,实在是放不下这个手艺。好在社区也表态了,打算研究研究看,用哪种妥当的方式,让这门手艺留存。“毕竟也是九堡农耕文化的一个明证。”
未来可期,大型高品质新区活力迸发
拆迁为了什么?
九堡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展,会上和大家交了交心——
牛田、蚕桑两个社区一共有2.13万外来人口、10170间出租房屋、将近1000家外来经营户,平均每户人家出租房14间、居住外来人口28人。同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23吨左右,东搭西建的违建有16万平方米,消防隐患那是“十处场地六七处过不了关”。
“房子越造越‘高’,道路却越来越苗条,两车交汇都困难,家里小孩户外玩耍的地方都没有,幸福又从何说起……”
怎样才能一改“老气横秋、衣衫褴褛”,变身“清爽活力、楼宇林立”呢?
一方面这里要外借生态带、钱塘江之地利,内融河道水景之优势,形成“江城相依”的生态新格局;另一方面可利用钱江新城、城东新城、地铁一号线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交通与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融汇多种产业功能,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型高品质新区。
比如,未来这里要按需配套5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中小学、2所小学、1所中学以及若干邻里中心、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新建九源路、九盛路、九洲路等多条延伸道路,同步规划地铁、公交等外部交通建设等……
钱塘智慧城带给大家的未来,值得期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