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笕桥街道100小时100%完成993户农户签约
2017年05月05日 10:26:35 来源: 杭州日报

  览桥老街设计效果图

  户主大会

  抽取回迁编号

  拆房

  文/孙钥 沈鹏 姚乘乘

  江干城中村改造又传捷报——

  笕桥街道用时100小时,100%完成黎明、笕新、老街三个区块993户农户签约。

  跟他们立下的“军令状”相比,快了五天半。

  这是怎样一种速度?

  速度背后,是老百姓对城中村改造的热望,更是“笕桥铁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写照。

  速度背后,凝聚着全力推进的作风干劲,全方位的机制创新,以及全面惠及百姓的民生福祉。

  大家和老街挥手作别,像是告别好几代笕桥人共同的记忆——曾经的它是那么热闹繁华,沈广元开的颐和堂、冯应照开的恒寿堂、郑金木开的公一堂、冯耀坤开的春生堂、陈良卿开的寿生堂,还有叶通和药店、保生堂、徐家药材收购处……

  可老街太老了。

  到去年为止,危房就有126幢。

  这一次,是真的要再见了。现场一台推土机正突突地进行拆房作业,巷道旁,一片油菜花正迎风摇曳,孕育着新的希望。

  是啊,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大家都这么说。

  未来已来  一张蓝图绘到底

  古镇笕桥,这个称呼,任谁都不会质疑。

  它古称“茧桥”,公元589年就形成了较大的居民点,明朝年间,蚕桑是笕桥一带的主要产业,后逐渐演变成为“笕桥”。

  笕桥路,左右1公里,至今仍保持着小镇街巷特色,更在2005年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五大历史文化保护改造街区。

  79岁的孙浩渔,在老街上生活了69年。

  “我出生在老街上,出生没几天,日本人占领杭州,一把火将老街烧光了。”父母带着他外出逃难,最远到了福建,“解放后回来的,便一直生活在这里。”

  老街不只老,老街还低矮。因为一路之隔是笕桥机场,也是当年的“中央航校”。这座曾与黄埔齐名的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

  机场曾经带来繁荣,机场同样也会带来“限高”。

  在笕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国良看来,就是因为这个限高,黎明、笕新区块一直没有大项目带动,无法实现城市化。“两个社区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近5万人,环境、卫生、治安、消防、停车都是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和居住的品质。”

  千人户主会上,他跟大家交了交心。

  何以破题?唯有城市化。

  那么征收则是第一步。

  让大家频频点赞的,还有徐徐展开的一张未来美好图景——

  依托文化传承,老街周边区域将建一个以航空主题及衍生产业展示与体验片区为场景,形成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及江干区唯一的传统风貌体验型商业街区——笕桥路历史文化街区。

  街区要保护16条历史街巷,笕桥、相婆桥等4座古桥,30处水井以及蔡塘河等古河道。并在原有街区以商贸功能为主的基础上,将街区划分为六个功能片区,分别为航空主题体验区、塘河风情街片区、水上中心集市区、老街1937——商业主轴区、民俗工艺体验区、青少年爱国主义及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阳光公平  一把尺子量到底

  都说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

  难在哪,难在人心。

  “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只要公平公正,我们都没意见。”户主会上,老街同心组的代表曹潜说。

  笕桥以政策制定、执行及后续服务的公平公正,赢得居民群众信任支持。

  这一点,体现在所有动迁组工作人员的行动上。

  “咚咚咚”,凌晨1点,指挥部走廊里传来一段急促的脚步声,冯春娟手里揣着厚厚的一沓材料跑进了政策组,她激动地说,“我们这组最复杂的家庭终于被我们圆满调解成功了,今天太值得了。”

  作为街道调研员,冯春娟本该退居二线。

  包括她在内,街道8名调研员担起了黎明、笕新各群众工作组大组书记,他们把压力当责任,以年近花甲之龄活跃在征收工作一线,真正诠释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比如刚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退下来的调研员郑仕强,在这次征收过程中,不慎从楼梯跌倒,腰部受伤,为了不影响签约进度,他经常用手撑着腰坚持工作,一干就干到深夜。

  回到冯春娟这儿。

  她口中的“复杂”,主要是黎明第二大组,有两兄弟。

  第一次调解时,因为房屋补偿、财产等问题,兄弟之间未达成一致协议,“对我们的工作比较抗拒”。每次约时间上门,两人总是“没时间”,要么中途变卦,甚至拒接电话,给工作带来了难度。

  一定得面谈一次。

  在社区干部居中调停下,那天晚上,冯春娟将两兄弟全家10人全部约到指挥部,会同职能部门、司法所等,大家一齐想办法,制定多种解决方案,分析利与弊,历时5个多小时,终于调解成功。

  精准定策显公正,刚性执行保公平。

  关键在执行。比如,政策组对群众工作组实行“一对一”个性化解答;实行“两人工作制”,通过社区和机关干部搭班工作,实现相互监督与制约,确保政策执行“任何人无自由裁量权”……确保整个征收过程“一户不留”。

  感人至深   一腔热血换真心

  拆迁工作苦是真苦,拆迁工作累也是真累。

  就拿黎明社区书记陈连顺来说,原本身体状况就欠佳,仍要早出晚归。

  自征收工作启动起来,他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最后的几户人家迟迟未调解成功,不肯签约,为了早日完成任务,陈连顺尽管已疲惫不堪,但他仍然躬着背、拖着一双快磨破的旧皮鞋,坚持亲自去居民家中洽谈,直到最后一户签约完毕时,他才在领导同事的劝解下回家休息。

  还有主任徐文炳,妻子要做一场大手术。

  原本说好请假去陪伴的他,还是坚守在拆迁现场,给遇到“瓶颈”的工作成员们安慰与信心。而这份陪伴的缺席,他将内疚藏在内心。

  笕新社区书记朱松伟过敏性鼻炎发作,为了能向居民解释政策、动员征迁,他经常说话说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这近两个月时间里,他愣是没请过一天假……

  指挥部的日夜奔波,老百姓看在眼里,也放在心里了。

  “征地拆迁是件大事,是城市发展的必走之路。”老党员孙浩渔把自家女儿女婿还有两个兄弟叫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趁着这次改造征迁的机会,我们以后也像城里人那样住小区,环境难道会像现在这么脏乱吗?”孙浩渔坚持做自己亲人们的工作,动员他们尽早签约,尽早腾空清退。

  还有曹潜,除了率先腾空、签约,还和征迁工作组一起做起经营户的动员工作。

  他家的自建房共四层楼,其中三层由私人老板以70万元从之前的承租人手中转入,用于旅馆经营。

  赶上拆迁,老板说损失大了,说什么都不愿腾空。

  为了配合工作组在时间节点内推进拆迁工作,曹潜以房东的身份,多次和自家经营户沟通,分析利弊,劝导经营户配合做好搬迁工作。经过工作组和房东连续数日的反复沟通,做思想工作,最终,经营户和征迁组顺利签订了搬迁协议。

  大家都知道,一个环境更优美、生活更美好的笕桥,值得期待。

标签: 设计效果;笕桥;户主;工作;拆迁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