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门里头有口井,一早往里丢个西瓜,傍晚捞起来吃个透心凉,这种小时候才有的夏日时光,小营街道的居民很快又能找回来了。
最近,小营街道正在做一次公共区域的水井摸排工作,排查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哪些老井的水还能再利用起来。
小营巷社区工作人员说,水井本来就是老城区墙门里的“标配”,随着城市建设和自来水的到来,才慢慢被遗弃了,社区目前已经在墙门里、小营巷、银枪班巷等找到了十来口还有活水的井,其中有不少还是上了年纪的有故事的古井。
比如小营巷61号,是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是富豪顾鸾之的宅第,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进驻杭州,听王陈炳文在府内设指挥部,后来就被叫为听王府了。
走进听王府,院内就有一口六角井沿的古井。七十来岁的居民钟阿姨说,不知道这口井是不是跟听王府的“年纪”一样大,她年轻时住进小营巷就在了,本来井水一直可以用的,20多年前院内挖了化粪池,居民怕地下污水有渗漏,才弃之。
小营街道冯山人巷6号是一个两层六开间、南面檐廊的百年老建筑,著名牧师邓述堃曾住在这里,他当年把广济医院无条件捐献给杭州市政府轰动全城。老房子前也有一口100多岁的老井,是邓述堃为了方便附近居民日常用水挖掘的,到现在居民还习惯取井水洗衣服,夏天把水井当“冰箱”用。
小营街道准备为每口水井建立档案,清淤、打扫、水质提升,经检测后分类使用,主要分为三等——
一等水井的水要达到可以饮用的标准,二等井水要可以拎回家洗菜,三等井水则是灌溉用水,让居民给花花草草浇水的。
他们还打算推出首批13口水井,寻找愿意与之结对的护井人。
“护井人最好是祖孙一对,住在附近。”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辈可能会对水井还有情感寄托,可以跟孙辈们讲讲以前的水井故事,娃娃们有些没用过井水、大部分连水井都可能没见过,邀请祖孙跟小营的水井结对、为水井保护做一些基础的打扫、养护工作,一来可以让杭州的井文化得以传承,二来对水井也是一种保护,井水都是越用越好的!”小营街道说。
如果你有意和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和你的孙辈一起重温井韵,那么赶快到社区报名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