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蒜你狠”狠不下去 农贸市场18元一斤的大蒜撑不了几天
2017年05月10日 09:00:26 来源: 每日商报 朱光函

  下午两点,沉寂了一上午的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里热闹了起来,满载着蔬菜的卡车如同长龙一样驶入其中。

  在市场西侧,蒜商刘兴开正指挥着长达10米的卡车慢慢停靠在摊前,这辆卡车载重30吨,司机则是他的侄子。经过10个小时的路途,小刘有些疲倦,但从早上两点开始,他就马不停蹄地往杭州奔,因为这一车蒜,在运输过程中的每一分钟都会有重量上的损耗。

  事实上,对于今年的蒜商们来说,行情并不算太好,如过山车一样的蒜价,让不少从业十几年的老蒜商们都直呼看不懂,而较往年提前了近10天上市的新蒜和急剧增加的新蒜产量,也让大蒜的价格实在没有理由在“狠”下去。

  卓创资讯分析师崔晓娜表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陈蒜大多是前年下半年播种的,那一年受到寒潮等气候因素影响,新鲜大蒜的数量大幅减产,去年的收购价格也涨了不少,这直接导致了今年陈蒜价格的上涨。“但今年的气候对大蒜的生长较为有利,现在才5月上旬,在山东等产区,鲜蒜已陆续上市,产地的收购价也逐步下降,杭州的大蒜价格很快就会下滑。”她说。

  鲜蒜提前上市 市面有两种蒜 价格相差14元/斤

  今年的大蒜市场有点“乱”。

  在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从事大蒜生意的刘兴开摊位上,有鲜蒜和陈蒜两种大蒜,鲜蒜的价格便宜3元/斤,陈蒜的价格贵不少,12元/斤。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兴开也有些郁闷,“现在市面上有两种蒜,分别是陈蒜和刚上市不久的鲜蒜。而往年5月中旬才会陆续开始上市的鲜蒜,今年5月初就出现在市场上了,两种蒜混在一起,对价格影响很大。”他说。

  在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这里不仅聚集着来自山东、江苏等地的蒜商,还有从宁波、温州等地赶来的采购商。

  在市场里的一处主干道边,高老板正在自己的摊位上忙碌着,作为批发市场的“老”蒜商,从业近20年的她坦言,今年大蒜的价格波动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了。“去年不少人说大蒜减产,但蒜价却没有涨得太高。而今年山东等地的大蒜产量大幅增加,上个月月底产地的拿货价却比去年同期还要高,9元/斤。”

  在老百姓最常接触的农贸市场里,鲜蒜和陈蒜的价格差则更明显,在清泰门农贸市场,张胜春的摊位上,鲜蒜4元/斤,而陈蒜的价格则达到了18元/斤,两者相差14元/斤。

  陈蒜价格断崖式下跌 收购价7天内跌四成

  鲜蒜上市,直接影响了陈蒜价格断崖式下跌,也使得大蒜的行情越发让人看不懂。

  刘兴开还记得5月2日,陈蒜的价格还在10.5元/斤的高位;而到了5月3日,山东金乡早熟鲜蒜上市,价格为2元/斤,同一天,陈蒜价格直接跌破9元大关,进入8时代;到了5月7日,陈蒜价格直接跌至7.2元/斤,5月8日陈蒜价格甚至进入6元时代。“今天,鲜蒜的产地收购价为1.5元/斤,而陈蒜的价格下跌更厉害,仅为6元/斤,与5月2日的高位相比,7天内跌幅超过4成。”刘兴开说。

  为什么陈蒜价格再跌,农贸市场的价格依然很高?卓创资讯分析师崔晓娜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不少经销商都在4月22日大蒜到达高点时,误认为大蒜进入上涨行情,而吃进了不少货,而现在这些大蒜正处于销售阶段。

  事实上,往年四五月份,应处于陈蒜与鲜蒜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什么今年的鲜蒜那么早就上市了呢?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负责人王悟海透露,这主要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气温偏高有关。“今年的雨水较为充沛,气温又适合植物生长,鲜蒜的上市时间较往年提早了近10天。”他说。

  据国际大蒜贸易网对大蒜行业的调查统计,2017年国内新大蒜种植面积创历史峰值,全国大蒜种植面积较去年扩大25%以上,与此同时,新蒜的大量上市也让业内人士对今年的大蒜行情有些担忧。国际大蒜贸易网大蒜分析师陆女士表示,今年的大蒜价格可能会走低。

  崔晓娜分析,导致这次陈蒜产地收购价跳水的原因就是大蒜的价格超过大部分消费者的预期,并最终导致陈蒜价格崩塌,这与目前不少城市的陈蒜价格较高有较大关系。“的确有不少人在高位收购了不少大蒜,现在各地高企的蒜价就是这些蒜引发的。”她说。

  囤蒜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 观望的越来越多囤货的越来越少

  新蒜的提前上市,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其中当然包括囤蒜的经销商。

  在安丘从事囤蒜生意的赵广明就是其中之一。3月中旬赵广明以7.2元/斤的价格囤了70吨大蒜,眼看大蒜价格一路冲高,他的心也跟着乐开了花,不过因为蒜价一直没达到11元/斤的心理价位,赵广明觉得还能再等等,可没想到,如今陈蒜价格一降再降,现在又回到春节时的价格,这让他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不少,他粗略地算了一下,仅大蒜的采购价上就亏了0.7元/斤,也就是说即便不算人工和仓储费,他一共亏了近10万元。

  刘兴开原本也有囤蒜的打算,但回家后看到满地的大蒜之后,他便放弃了这个打算。成本逐年增加,利润空间一再压缩,是他不敢囤货的原因。

  事实上,大蒜的重量损耗,在其从地里被挖出来那一刻就开始了。刘兴开介绍,遇到晴天,一车30吨的鲜蒜运到杭州,基本上就要损耗10%—15%左右的重量,以如今1.5元/斤的收购价来计算,就相当于白白损耗掉9000元—1.3万元左右的费用。而这一切还仅仅是开始。一般情况来说,5月中旬鲜蒜就陆续上市,想要囤蒜的经销商最迟要在7月10日之前将新蒜入冷库保存,按照现在不少冷库的存储费用来看,价格大多在0.4元/斤,以囤10吨大蒜为例,仅冷库费就需要8000元,除此之外,还需要人工费和搬运费,而新鲜大蒜要成为能存储的大蒜还要经过干燥处理,一般2斤鲜蒜才能得到1斤能存储的大蒜。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预计的2017年大蒜均价为3.5元/斤来计算,10吨大蒜的利润为1.2万元。

  而囤与不囤的问题同样摆在了高老板的面前,人工费使得如今囤蒜的难度正变得更大。“参与到囤蒜炒蒜中的游资正在向行业内聚集,这不仅使得冷库仓储的费用提高了,连人工费用也跟着涨。”她说,“现在山东老家,一些囤蒜的经销商即便将工钱提升到5000元/月,也较难招到工人。”

  通过电商卖蒜 或许是未来蒜商们的出路

  与蒜价的波动相比,众多的蒜商还遇到此前较少遇到过的新情况——电商的进攻。

  与众多从事大蒜电商的从业者相比,刘兴开这样的蒜商已经显得有些笨重和滞后。以送货方式为例,在他的摊位上,大蒜被按照20斤一包的规格打包好,一包起售,不负责配送,而众多的大蒜电商的销售模式则灵活得多。

  杨宏是沂蒙农家自产农产品天猫店的负责人,在他的店内山东鲜蒜正在热销,5斤就可包邮,售价为18.5元,除去邮费,鲜蒜价格可以达到2.7元,远高于市场价。杨宏透露,自己原本就是山东的蒜农,从去年开始尝试将鲜蒜生意搬到电商平台上,采取的是现挖现卖的方式,经过去年的尝试,今年他选择将家中10亩蒜地的大蒜全部通过这种方式销售。“直接将鲜蒜卖给消费者,大蒜的售价能高出不少。”他说。

  与此同时,一些原本从事传统收蒜业务的蒜商也将电商平台作为大蒜的销售途径。蒜商王全兴原本在山东潍坊经营着自己的收蒜生意,而从前年开始,他注册了公司并将大蒜交易放在了网上。他介绍,以电商的形式销售大蒜,速度更快,也少了很多中间商,他卖出的价格比原先的高。“4月中旬至今,我一共售出4.9吨蒜,等晚收蒜上市,我会在多个平台同时销售。”他说。

  而在山东金乡,通过电商卖蒜已经成为一种由政府引导的产业,据金乡县商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金乡大蒜网上日均销售量达到了6吨—8吨,而按照计划,2016-2018年期间,金乡县每年都将投入2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以去年为例,金乡县就已对6000余人进行了培训。

标签: 大蒜;鲜蒜;陈蒜;电商;上市;陈蒜价格;批发交易市场;蒜商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