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所有善举都将计入账本 萧山首家“功德银行”落户河上众联村
2017年05月10日 09:21:19 来源: 萧山日报 周颖 杨圆圆 王军良 邵雯霞

  村庄发展了,物质富裕了,如何让精神也跟着富裕起来?8日,全区首家“功德银行”“落户”河上众联村,今后村民们都是“功德银行”的“储户”,大家的善行都可存可取。此举作为萧山三社联动的创新之举,旨在通过模仿现代银行管理体制,创新伦理道德教育手段,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七彩功德社

  让村民享受七彩生活

  活动当天,众联村为村里的社区社会组织——七彩功德社授牌,为其旗下六支志愿服务队授旗。这意味着,由七彩功德社负责落实的“功德银行”正式“对外营业”。

  仪式启动现场,身穿赤、橙、黄、绿、粉、蓝颜色鲜亮小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忙碌地在台下穿梭,为村民唱戏曲、磨剪刀、理发、修剪指甲、掏耳朵……志愿者们忙得团团转。

  虽说是七彩功德社,但现阶段只有“六彩”,全社共百余人,按志愿内容分为助教队、敬老队、洁美队、文艺队、平安队、体育队。每支服务队的服务内容由此也能大致看出来。“目前虽然只有六个小分队,但是以后随着吸纳的成员越来越多,队伍的分工越来越细,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色彩。”河上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周寅告诉记者。

  为配合此次活动,萧山爱心互助中心也特地赶来支援,抽调人手帮忙完成村民志愿服务项目。“我们每月都会不定时组织老年社区服务活动,过几天还有一个旗袍秀,紧接着是村民趣味运动会……七彩的意思不是七支队伍,是让咱们村民都能享受七彩生活嘛。”村里的妇女主任俞亚红介绍,“我们的志愿者都是本村自愿报名的村民,队伍里不仅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90后。”

  活动现场,两鬓斑白又有点耳背的俞大妈正眯着眼睛看演出,问她对这次活动感觉怎么样,她一脸茫然,待旁边村民帮忙大声“翻译”后,她忙不迭地说:“喜欢,喜欢!”

  村里的好人好事

  都可存进“功德银行”

  一般来说,银行存储、流通、运转的主体是货币,“功德银行”存储的主题则是“功德”,即全村范围内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功德银行”实行积分制,由社区社会组织七彩功德社具体实施,设立用于记录全体村民所做好人好事的账簿,通过村民自荐、群众推荐、议事协商小组追认等方式,鼓励村民将所做好人好事登记在册,并进行积分管理。

  “功德银行”以家庭为单位,村里将会定期将全村家庭积分情况进行公布,并对积分领先的家庭进行表彰奖励。“功德银行”积分情况与家庭享受各级福利待遇相挂钩,倡导“做好事有好报”的回馈机制。同时,通过倡导奉献爱心,在全村形成互助和奉献的意识,形成文明、互助、礼让、共享的新风尚。

  实际上,众联村自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功德银行”运行机制,村里陆续有许多好人好事被记录,大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小到搞好自家的垃圾分类,众联村的“功德银行”账簿一笔一笔如实记录着这些善行。村里从账簿中选出积分前十名村民,并在仪式当天表彰其为“优秀村民”,也颁发了物质奖励。

  “众联村是一个试点,如果运行效果好的话,我们也会慢慢在全镇内推行‘功德银行’这个制度。”河上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周寅表示。

  传统的蓝皮记事簿,竖行排版,村里的教书先生把村庄里的大小善行一一记录在册。数千年前的图景似乎被掀开一角,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些信赖、互助正以新的方式降落到这块土地上。

标签: 功德;村民;银行;好人好事;志愿者;善行;账簿;互助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